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人是万物的尺度”1、23“美德即知识”45综合67一、选择题1.(2018·山东青岛期中)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的观点相符的是()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解析:B“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是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故A项错误;“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这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尺度”的表述如出一辙,故B项正确;“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要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身上,故D项错误。2.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A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订规则,确立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订者,强调个人-2-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对真理探求的思想,故D项错误。3.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解析:C《掷铁饼者》“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展现的是人的力与美,歌颂的是人性,不是效仿神灵,故A项错误,C项正确;从《掷铁饼者》无法看出古风浓厚,世情淳朴,故B项错误;图片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4.(2018·湖南十校联考)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解析:C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追求真理,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由此可判断该学者为苏格拉底。故C项正确。5.(2018·江苏南京月考)“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解析:B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3-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拉底。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错误;B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正确;C项是康德的主张,故错误;D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错误。6.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解析:D材料中普罗泰格拉及苏格拉底以人的眼光来考量世界,但并未反对宗教神学,A项错误;根据所学,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忽视道德,B项错误;C项不是二者“实质”层面的共同点,错误;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2018·北京海淀区期末)人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受各种因素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罗泰格拉从具体感性的人出发,提出了“感觉即知识”的观点,“感觉是对于存在的感觉,既然它是知识,也就是无误的”,那么,像神的存在“我们是不能承认其真实性,对它只能存疑”。材料二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本质存在于概念思维中,个人的感觉知识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者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它们,我们的灵魂就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们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更好些”。这种知识论反映在实践理性上,他把对“善”的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求统一起来,实现哲学和伦理的一体化。——马良、朱晓明《古希腊哲学的知识论轨迹探寻》依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及积极意义。解析:据材料一“普罗泰格拉从具体感性的人出发,提出了‘感觉即知识’的观点”得出普罗泰格拉的看法是从具体感性入手,提出知识来源人的感觉;“像神的存在……只能存疑”即怀疑神的存在,这有利于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据材料二“知识的本质存在于概念思维中,个人的感觉知识是不确定的”得出苏格拉底的看法是知识源于理性的思维;“对‘善’的目的追求”即追求美德,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看法将知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4-答案:普罗泰格拉:知识来自于个人的感觉;因为感觉不到神,所以质疑神的存在。有利于确立人的中心地位。苏格拉底:知识来源于理性的思维;认为美德即知识。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