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二 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 第8讲 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讲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成就与失误并存。政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但“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及文化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的变化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科教文化事业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思想文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征。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1.政治(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制度建设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外交成就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④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⑤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2.经济(1)经济建设①国民经济恢复: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②工业化建设:1953年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③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3.文化(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人民教育的奠基:重点开展扫盲教育,开办各种补习学校;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以服务于国家建设。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8年)1.政治(1)民主政治的挫折——“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2)外交领域的突破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③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2.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①成功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②失误探索:1958年,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随后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困难。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经济领域遭受冲击,国民经济损失严重。3.文化(1)科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2)文艺: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3)教育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②动乱中的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得到恢复。4.社会生活(1)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交通事业①铁路: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政治(1)伟大的历史转折①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①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②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①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②实践: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4)新时期的外交成就①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②政策:奉行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政策。③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经济(1)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②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①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②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①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②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⑤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3.文化(1)邓小平理论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1982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③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⑤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⑥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科技成就①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②信息技术:我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③生物技术: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文艺: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形式变得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4)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4.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交通事业: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改革开放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民航大国。(3)通讯事业: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4)大众传媒: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拓]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邓小平115周年诞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中美建交、特区设立40周年,相关热点命题关注倍增。►[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根本出发点,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也标志着从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拓]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属于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辨]“一五”计划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并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拓]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价值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注]经济体制改革(1)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4)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辨]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拓]“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拓]“结伴而不结盟”,“不结盟”在于强调独立自主。►[拓]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拓]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辨]基层民主选举不

1 / 10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