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篇奠基篇第一章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和深刻的严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随着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发生,进行了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开始激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伟大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第一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三、阶级斗争的新特点第二节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发展和衰落德国古典哲学答: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康德,中经费希特和谢林,由黑格尔集大成。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的产物,德国资产阶级所具有的革命性、妥协性、软弱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1)德国古典哲学中所体现的深刻辩证法的思想,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大变化,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2)所采取的唯心主义和抽象思辨的形式,又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的一面。康德答:(1)康德是一个二元论。他一方面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认为“上帝”、“心灵”等精神实体同物质世界一样都是世界的本源,亦即他说的“自在之物”。(2)认识论上:不可知论者。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对于经验之外的“自在之物”的把握;但他同时又竭力将主体,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抽象的夸大,提出了“认为自然立法”的著名命题,并建立一个先验主义的逻辑学说体系。(3)政治观点上:高举“理性”和“启蒙”的旗帜,将理论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但他又竭力反对革命的途径,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4)历史观上:提出了“伦理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但同时对这种理想社会能否实现持严重怀疑的态度。黑格尔答:(1)第一次全面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德基本规律和一般运动形式。他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2)他认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历史内在规律的支配。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时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主要理论贡献有:(1)它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2)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3)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4)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解决社会矛盾诸多方案的破产空想社会主义答:(1)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3)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4)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主要由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他们在哲学上特别强调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反对其强制性的体系和老年黑格尔派将黑格尔哲学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反对老年黑格尔派调和哲学与宗教的企图。在政治上,青年黑格尔派反对粉饰现实,认为现存秩序与黑格尔所主张的那种理性与实在的统一还相差太远,因而他们主张彻底地批判和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现实。这是一种比较刺激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1)开始走向唯物主义。1842年10月马克思受聘出任《莱茵报》主编,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德辩论》一文,旗帜鲜明的捍卫了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猛烈抨击了普鲁士国家和法律制度,但这时。马克思对国家和法德理解仍是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为基础。(2)向唯物主义迈出一大步。通过对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的调查研究,思想又有了新的重要进展,进一步转向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指出,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而当权者却失口否认农民的贫困状况与政府的管理有关。马克思指出了在人的意志和行动背后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作用,看到客观社会关系对国家制度和管理原则的制约性,更进一步提出了探索国家生活客观客观问题,这无疑是向历史唯物主义迈出了一步。(3)开始走向共产主义。开始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随着无产阶级发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激化,共产主义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与奥格斯堡《总汇报》的论战性文章---《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中,马克思辨明了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不赞同态度,但同时也从社会现实出发,指出了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即建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任务,为达成这一任务,马克思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研究。(4)为思想转变奠定基础。。1843年5月马克思开始了对历史和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入研究,以求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着自己的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等问题。这一研究的成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它为马克思完成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铺就了第一块基石。(5)完成思想转变。1843年秋,马克思与卢格创办了《德法年鉴》。他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标志他思想转变的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深刻地解释了黑格尔国家观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是国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位私有制是市民社会的主体,私有制支配着国家权利。“国家制度在这里就成了私有财产的国家制度。”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表明他已开始注意到了生产关系对国家的支配和决定作用,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萌芽。《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答:(1)马克思驳斥了鲍威尔将(2)马克斯指出。必须区分真正解放,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使人类彻底解放,也才能真正消灭宗教及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3)马克思还批判了鲍威尔等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指出他们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社会的革命改造,只是脱离了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对现存的私有制迈进了一步。恩格斯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答: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标志着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1)《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批判了英国古典经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揭露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抽象论证的根本局限,初步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特征。(2)《英国状况》恩格斯着重批判了卡莱尔威信主义的总教官和英雄史观,揭露了宗教的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一)第一节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答:马克思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八月间。这部手稿直到1932年菜正式发表。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做马克思细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这部著作主要分为三个手稿。第一手稿:包括工资、资本和利润、地租、异化劳动四部分内容;第二手稿:包括私有财产关系;第三手稿:包括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等五部分内容。《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它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制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理。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形成过程的一个初期阶段,特别是把异化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是马克思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手稿》中所阐发的一些思想,为马克思后来缩写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异化劳动答: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体自身。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劳动。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段,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第四,人与人的关他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二、清算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神圣家族》答:1844年夏,马克思恩格斯携手创作了《神圣家族》,朝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又迈进了一步。(1)首先揭示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3)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于布鲁塞尔写在他的1844年—1847年笔记中的笔记。恩格斯称其味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888年恩格斯首次予以发表。《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提纲》中么克斯不仅彻底同唯物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创立了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来理解各种问题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可以说《提纲》是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标志中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新质阶段。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式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它第一次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第一次在人类学史上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规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答:《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共同撰写的,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直到1932年菜用德文首次发表全文。主要观点有:(1)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除了人们之间被理想化了的感情之外。费尔巴哈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生产实(2)揭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性束缚。与分工同时出现了对劳动及其产品分配的不平等。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得各种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之间对立。分工的产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3)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生产关系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生产中的自主活动条件,促进着生产的发展;当交往形式、生产关系成了生产的桎梏,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4)解释了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的同时,也揭示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全部观念形式的上层建筑,也是由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