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部分中国文学史知识提要……………………………………(1)第二部分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24)先秦文学……………………………………………………………(24)秦汉文学……………………………………………………………(46)魏晋南北朝文学……………………………………………………(64)隋唐五代文学………………………………………………………(96)两宋辽金文学………………………………………………………(141)元代文学……………………………………………………………(178)明代文学……………………………………………………………(207)清初至清中叶文学…………………………………………………(247)近代文学……………………………………………………………(291)第一部分中国文学史知识提要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的发生期,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离骚》,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散文,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渊源的叙事散文等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上古神话(一)一般了解神话的起源、性质、类型。(二)能够就几个著名神话进行讲解分析。比如《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反映了原始人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幼稚解释以及大胆的想象、探索。《女娲补天》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概括了人类智慧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三)理解掌握古代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神话历史化及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诗经》(一)了解《诗经》的编订和体制及“四家诗”。(二)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一)掌握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和《春秋》的定义。(二)掌握《左传》的叙事和记言的特点。《左传》是先秦史家叙事文体式的最高典范。首先,它以春秋时期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其次,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其三,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其四,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三)了解《国语》的文学成就。(四)了解《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它又非常善于叙事,常常是叙小事而精妙绝伦。《战国策》文笔生动、清新流丽,又善于把人物活动故事化,尤善渲染气氛,叙事说理,辞采绚丽,艺术技巧比以往历史散文有新的提高,对后世散文有相当影响。(五)了解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一)掌握《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一书中的文章有不少内容都是对立双方的论辩,作者常常巧设机关、暗藏杀机,并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孟子》中的叙事文字,已具有小说雏形。《孟子》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详细论述,已接近完整的议论文。《孟子》的风格是气势磅礴,感情充沛。(二)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是怎样诗意表现的。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丽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三)掌握《荀子》和《韩非子》的散文特色。(四)了解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五章屈原与楚辞(一)掌握楚辞的产生及其定义。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产生在楚地的一种新诗体。西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诸人作品和汉人仿作,编成专书,亦名“楚辞”。楚辞又称“骚”或“骚体”。楚辞的产生,与南部民歌有密切关系,对其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楚地民间“巫歌”,受到《诗经》及当时散文的影响,更归功于屈原的创造。(二)了解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古人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屈原的诗歌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三)掌握《离骚》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艺术特点。《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逸响传辞,卓绝一世”,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坚持操守的伟大人格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离骚》的伟大艺术成就: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诗体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创造,诗句加上“兮”字运用,增强诗的咏叹抒情气息和音乐美。(四)理解掌握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创造了全新的诗歌样式,发展了《诗》的比兴,“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直接影响了汉赋形成,而且为五、七言诗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屈原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他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的传统。秦汉文学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短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政权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一般认为,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汉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较为自觉的态势。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掌握《吕氏春秋》、《淮南子》的定义。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一)一般了解散体大赋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二)了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创作特点。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一)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二)掌握《史记》的叙事艺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三)理解掌握《史记》中人物刻画的技巧。闾巷之人的人传;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四)了解《史记》的地位和影响。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这一种新体例,改变了此前史书体例、结构上的单一性。《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四章两汉乐府诗(一)掌握“乐府”和“乐府诗”的定义。(二)理解掌握乐府诗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第五章东汉辞赋(一)一般了解京都赋的崛起情况。(二)了解抒情赋的创作情况。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一)了解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规范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二)一般了解《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的创作特点。第七章东汉文人诗(一)一般了解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二)一般了解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三)掌握《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我国五言诗史上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几个阶段。要注意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多阶段性。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民间文学与政教文学向文人文学的转变,文人文学传统的正式形成;文学中人主题的突出,从政教文学向性情文学的发展;文体意识的突出及文体的大发展,由形式技巧而形成文体。诗歌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的文学样式,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掌握“三曹”的定义,并能结合他们的代表作品,分析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把握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掌握“建安七子”的定义及他们的创作情况。(三)掌握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四)了解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诗风的转变。第二章两晋诗坛(一)掌握太康诗风的特征。(二)了解左思《咏史八首》的创作情况:反映了寒士的不平与抗争。(三)了解郭璞的游仙诗在中国古代游仙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四)了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五)一般了解孙绰、许询与玄言诗兴起的关系。第三章陶渊明(一)了解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影响陶渊明的两位祖先,陶侃和孟嘉;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归隐后的心态与生活,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释三派之关系;围绕“形”、“影”、“神”三大范畴而展开的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及其在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与人生观发展史上的地位;“真”、“善”、“淳”的人生及社会理想。(二)了解陶诗题材的分类。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其中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创造的新题材。(三)掌握陶诗的艺术特征及其渊源。自然是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四)了解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的创作概况。(五)理解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以《西洲曲》为代表,一般了解南朝民歌的概况。(二)以《木兰诗》为代表.一般了解北朝民歌的概况。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掌握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二)了解鲍照乐府诗创作的成就。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掌握“永明体”的定义。(二)了解以宫廷为中心的齐梁诗人集团的形成情况。(三)了解官体诗的特点,能对其艺术得失进行客观评价。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一)了解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南北文学融合的趋势,掌握“北地三才”的定义。(二)掌握庾信人北朝后的创作变化及其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一)了解南朝美文的衍化情况,掌握“元嘉三大家”的定义。(二)一般了解《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特点。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一)了解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兴盛的原因。(二)理解《世说新语》的编撰情况,掌握其文学成就。“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隋唐五代文学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唐代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全面成熟时期,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

1 / 2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