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北两极地区科学考察工作的回顾,科研成果取得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南极;科学考察;作用;意义极地科学考察是一个国家综全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开展极地考察项目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崭新面貌。南北两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为我国今后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回顾1.1南极科学考察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类文明最晚接触到的一块大陆。自19世纪人类发现南极以来,各国探险家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南极的脚步。南极这块从未开发过的神秘大陆,无时不在吸引着人类的目光。进入20世纪后,南极更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家政府组织的考察活动。中国政府也积极加人到南极考察的行列中来,至今已组织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在南极建立了3个固定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考察起步十分艰难,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相应的经济技术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最佳选择。1979年12月~1980年3月.应澳大利亚方面的邀请,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研人员赴澳大利亚设在南极的凯西站,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与访问,迈出了中国考察南极的第一步。此后,新西兰、日本等国多次邀请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站协同工作,这些考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南极专家,为日后在南极建站打下了基础。1981年1月20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南极事业的机构建制逐步完善。1983年5月6日,国家科委、南极委等部门联合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筹备工作报告》,对未来南极考察的“六五”和“七五”计划提出了总体设想。6月8日,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向《南极条约》保存国美国政府递交了加入书,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之一,为进一步挺进南极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的南极事业真正大规模开展是在1984年。经过5年多考察研究,中国已具备了建立自己的考察站、独立开展南极研究的能力。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参与南极事务的决策早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1984年2月,“我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考察总体方案论证会”召开。6月,首次南极组队考察被批准.相关筹备工作快速进行。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591人)乘“向阳红10号”和‘4121”号考察船从上海启航赴南极洲建站并进行科学考察。12月31日,考察队登上南极洲乔治王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在乔治王岛上胜利建成中国第1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10月7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3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从此我国对南极事务拥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继长城站建立后,我国又于1989年2月在南极拉斯曼丘林地(南极圈内)成功建成第2个科考基地——中山站。中山站建成以来,中国南极考察“八五”、“九五”、“十五”能力建设和国际极地年(IPY)项目以及一部分国际合作项目都得到了这一平台的有力支撑。特别是中国开展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10余年来,中山站更是发挥了桥头堡的重要作用。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3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从1984年至今,我国南极考察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极地科研人员和后勤技术队伍,通过他们的艰辛工作,在短短20余年中使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工作跨了三大步,将100年的差距缩短到零的距离。到2010年止,我国已组织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向南极派出3500多人次的科学家和保障人员。通过这些极地考察,我国获得了大批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本,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困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1.2北极科学考察中国人探索北极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7年,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冯简教授,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国际文教会议,然后由当时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代办雷季敏相助,只身进入挪威的北极圈内地区开展考察,他是第一位进入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进入90年代,北极地区的科考在我国受到重视,我国一批科学家相继进入这一地区,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考察研究。1990年,美国、苏联、丹麦、冰岛、挪威、加拿大、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发起签署一项条约,决定成立非政府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国于1996年加入该组织,成为第16个成员国。1995年3月30日~5月11日,中国首次以民间集资方式对北极进行考察,25名科学家、记者等从加拿大进入北极地区并由冰面徒步抵达北极点,沿途进行了海洋、冰雪、大气、环境等多学科的考察。1999年7月~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着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2003年7月,中国政府组织了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搭载109名考察队员远征北极,破冰挺进北纬80度,全程历时74天,航行12600海里,开展了海洋、大气、海冰和生化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并运用了水下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深化了对北极海洋、海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中国在北极没有科学考察站的历史。2008年7月11日~9月25日,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搭载着122名科考队员奔赴北极,开展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作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专项计划之一,在以往考察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大气―海冰―海洋、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研究,研究北极海洋和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对我国及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从而开拓我国的北极科考活动空间。2010年6月我国将进行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2我国在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重点是南极)中的长足发展和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也相应取得了应有的合法权益和地位。1983年06月,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1985年10月,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ATCPs)正式成员国;1986年06月,成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成员国;1990年08月,成为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成员国;1994年08月,中国政府批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1996年04月,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正式成员国。中国已在有44个国家参与的南极条约体系和有18个国家参与的北极科学考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