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石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亚洲城市|62作者简介石 崧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凌 莉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乐 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硕士The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ofHongKongCountryParksPlanningandConstruction石崧凌莉乐芸   文章编号1673-8985(2013)05-0062-07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B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空间,香港郊野公园建设为目前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借助郊野公园建设,香港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情况下,保护了全港3/4的生态空间,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游憩休闲空间。梳理香港郊野公园30余年历经初创、筹划和巩固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法规制度、规划设计、实施管理3个层面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所在,并从管理体系、关注需求、政策合力及生态教育四个方面探索香港经验对上海下一步郊野公园建设的启示意义。HongKongcountryparksprovideimportantexperienceforecologicalconservationandleisurespacedevelopmentintheprocessofrapidurbanizationinChina.Withtheconstructionofcountrypark,Hongkongintheobjectivesituationofmorepeopleandlessland,protecttheecologicalspaceof3/4inHongKong,toimprovethequalityoftheenvironmentatthesametime,alsoprovidesabundantrecreationalleisurespaceforcitizen.ThispaperintroducesthethreestagesofdevelopmentprocessofHongKongcountryparksinthepast30years,andanalyzesthesuccessfulexperiencefromthreeaspects:lawsandregulationsystem,planninganddesign,implementationandadministration.Finally,exploresthemainimplicationsofHongKongexperiencefortheconstructionofShanghaicountryparksfromfouraspects:administrativesystem,demandoriented,policydesignandecologicaleducation.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人多地少的核心问香港|郊野公园|城市生态|经验借鉴HongKong|Countrypark|Urbanecology|Experiencestudy香港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题。但反观其171年的开埠历史,在陆域辖区1104km2的面积中,已建成区面积仅有259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图1 香港特区遥感影像图(2012年)资料来源:香港规划署,2012。63|亚洲城市km2,占比约23.4%。剩余土地以林地、草地、灌丛为主,且有46%的土地属于郊野公园及其他受法定保护的土地,大量自然用地得到很好的生态保育(图1)。正如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前助理署长王福义博士所言,香港郊野公园在平衡景观保护与生物保育之余,又不失教育与康乐的重大意义。其长达30余年的规划建设历程对于当前国内城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1 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如以1976年8月《郊野公园条例》制定作为香港郊野公园建设的起点,其发展历程迄今为止已有37年的历史,而整个筹划、划定、设计、发展、管理工作则经历了更加漫长的时间。可以将其概括为初创、筹划和巩固3个发展阶段。1.1 初创阶段:从林务政策到自然保育香港开埠后,港英当局在港九地区推进“维多利亚城”(VictoriaCity)建设的同时,也逐渐在新界地区广泛开展植林活动。当时林务政策除了发挥保护环境、涵养水源的作用之外,还兼具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和燃料,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1960年代以后,柴薪被石油气等新一代能源所取代,加之后期香港的水源地依赖大陆的东江供水,在郊野地区植树的意义逐渐转变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塘集水区范围。同时,当时国际上开始出现的绿色浪潮及国家公园建设风行也对香港郊野地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决定性人物是美国环境学家戴尔博夫妇,他们代表世界保育联盟为当时港英政府的渔农处进行研究,并在1965年发表《香港保存自然景物问题简要报告及建议》。报告提出成立专责自然护理的管理机构以管理郊区,同时建议设立涵盖郊区公园、康乐地点及保护区的制度,并提出需划定的法定保护区域设想,被公认为是后期香港郊野公园规划的蓝本。1.2 筹划阶段:从郊野试验到法定条例1966年开始,香港发生社会动荡。为了缓解社会压力,同时配合当时第一代新市镇在新界地区的开发建设,时任港督戴麟趾爵士在1967年委任郊区运用和保存临时委员会,全面研究成立郊野公园的提案。该委员会研究提出保存香港的自然环境资源、鼓励市民享用郊野应成为政府明确规定的政策。此后,戴麟趾爵士又成立两个康乐发展及自然护理咨询委员会草拟五年计划,预算相关成本。经过前期慎重研究,港英政府于1971年动用部分“戴麟趾爵士康乐基金”,按照美国国家公园的标准在城门开展郊野公园试验计划。进入1970年代,随着全港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市民户外康乐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71年麦理浩爵士任港督后,全力支持香港郊野公园建设计划。1972年6月,港英政府批准两个康乐发展及自然护理咨询委员会建议的首个五年发展计划,计划包括在新界设立4个郊野公园,以及在港岛设立一批郊游地点。1976年8月,《郊野公园条例》正式生效,同时成立了法定咨询组织——郊野公园委员会。1977年6月24日划定第一批受法律保护的郊野公园,包括城门、金山、大潭、狮子山及香港仔。1977年8月,麦理浩爵士决定启动为期五年的郊野公园速办计划,在1981年4月1日前将全港余下的郊区(约150平方英里)纳入条例管制之下。这一时期的速办计划大致可分为3个主要项目,包括建立郊野公园、开展郊野教育以及保护动植物群落。在速办计划的推动下,到1979年9月,全港已经划定21个郊野公园及13个特别地区,占地41296hm2,从而形成今天香港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大致框架。1979年10月,横贯香港的麦理浩径也修建完成,成为香港郊野公园的标志之一。1.3 巩固阶段:从完善设施到拓展范围进入1980年代,随着市民生态保育和远足意识的增强,郊野公园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建设的意义转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在这期间,郊野公园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除麦理浩径外,凤凰径和港岛径也先后在1984年和1985年建成。直到1990年代,才陆续有一批新的郊野公园划定,包括西贡湾仔、龙虎山、大屿山等。随着陆域郊区已大致划入郊野公园范畴,香港的保育范围逐步扩展到海洋。1996年《海岸公园条例》正式颁行,同年划定3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岸保护区,旨在海洋护理、教育市民、提供娱乐和科学研究。在2000年,原渔农处也正式更名为渔农自然护理署,图2 香港特区法定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划定范围图资料来源: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网站。亚洲城市|64不得狩猎或故意干扰、管有或出售任何受保护野生动物,并且明确限制进入地区;《林区及郊区条例》则进一步规定任何人不得损毁在政府土地上林区及植物区内的植物,包括列举严禁管有和售卖的植物示例。还有《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管理规则》、《官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补充。此外,《城市规划条例》中也厘清了与《郊野公园条例》和《海岸公园条例》在管辖范围和政策适用性上的区别,而《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第四章康乐、休憩用地及绿化、第十章自然保育及文物保护也对郊野公园相关用地、设施及保护做出规定性要求。按照《郊野公园条例》规定,郊野公园一般系指远离市中心区的郊野山林绿化地带,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大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而特别地区是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而划作自然护理及教育用途的政府土地。《海岸公园条例》则规定,海岸保护区是只供自然护理和科学研究的海岸,区内不得进行任何捕捞和康乐活动。上述政府法规条例共同构成了香港郊野地区管控和保护的法规体系,并相互配合以形成政策合力。如按照《郊野公园条例》,全港所有的郊野公园均可对外免费开放,供市民享用,但是纳入《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限制地区,如盐灶下、深湾、米铺及内后海湾因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仅允许从事科研考察活动,且需经申请准许后方可进入。2.2 郊野公园划定标准及规划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规定,指定新郊野公园或扩建现有郊野公园需符合3条原则:一是具有保育价值,即物种多样性、天然程度、稀有程度、脆弱程度、代表性、固有吸引力、历史纪录、在生态元或地理单元中的位置及潜在价值;二是具有景观及美观价值,即天然程度、风景质素、地形整体性、完整性及独特性、独特及有代表性的景物、市区发展的影响及有否有碍观瞻的景物;三是康乐发展潜力,即静态康乐发展潜力,如烧烤、郊游、露营、远足、观赏自然、摄影等。而在具体划定郊野公园时,则确定序号名称成立日期面积(hm2)1城门1977.6.2414002金山1977.6.243373狮子山1977.6.245574香港仔1977.10.284235大潭1977.10.2813156西贡东1978.2.344777西贡西1978.2.330008船湾1978.4.745949南大屿1978.4.20564010北大屿1978.8.18220011八仙岭1978.8.18312512大榄1979.2.23537013大帽山1979.2.23144014林村1979.2.23152015马鞍山1979.4.27288016桥咀1979.6.110017船湾(扩建部分)1979.6.163018石澳1979.9.2170119薄扶林1979.9.2127020大潭(扩建部分)1979.9.2127021清水湾1979.9.2861522西贡西(扩建部分)1996.6.1412323龙虎山1998.12.184724北大屿(扩建部分)2008.11.72360表1香港郊野公园一览表资料来源: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网站。序号名称成立日期面积1大浦滘自然护理区1977.5.134602东龙洲炮台1979.6.2233蕉坑1987.12.18244马屎洲1999.4.9615荔枝窝2005.3.1516香港湿地公园2005.10.1617印洲塘2011.1.10.88果洲群岛2011.1.153.19壅缸群岛2011.1.1176.810桥咀洲2011.1.10.0611糧船湾2011.1.13.9表2香港特别地区一览表(位于郊野公园外)资料来源: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网站。下设郊野公园分署主持相关工作。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新自然保育政策白皮书》,反映出郊野公园和自然保育在当前已经融为一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那些具有生态价值但面积不大的区域,香港还划定一批特别地区予以保护,从而尽可能实现保育范围的全覆盖。2 香港郊野公园规划管理经验香港划定郊野公园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提供郊野康乐设施、提供户外教育设施。迄今为止,全港已划定24个郊野公园,另有17个特别地区(其中11个位于郊野公园外),4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岸保护区(图2,表1-表3),总占地466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