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心理学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P231)(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3)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2、简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P232)(1)环境适应教育(2)智力发展教育(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4)健康恋爱观教育(5)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228)⑴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⑵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⑶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⑷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⑸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⑹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⑻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4、加德纳多元智力包含哪些内容?P263(1)逻辑理性智力;(2)语言智力;(3)身体—动觉智力;(4)空间智力;(5)音乐智力;(6)洞悉人性善解人意的智力;(7)自我内省的智力;(8)观察自然的智力。5、简述创造性教学的基本要求。P156~157(1)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时间,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2)教师要经常运用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想出大量的意见或构想。(3)强调引导大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学习,鼓励他们动脑、动手、动口。(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力求在轻松、民主、合作、愉快的环境中学习。(5)了解并适应大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采取适当形式实行分类或个别施教,以扬长避短,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6)教学评价应坚持正面评价为主,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成功。此外,对大学生的意见或作品,不应立刻评价,当意见都提出后,师生再共同评估。(7)不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引导大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8)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促进大学生多从事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使其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新事物,并养成独立研究的习惯。6、简述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P196)(1)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3)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7、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实际)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结合)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③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8、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的基本特征。(P17)(1)尝试式教学由于教师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2)教师由于不能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常规,只知道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导致教学效果是少、慢、差、费时,学生学习负担重。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6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的一种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归属和爱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10、列举三个说明感知组合律的例子。(P72)(1)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的事物,容易被感知为一组对象;(2)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3)板书力求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11、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P223)(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12、简述创造性(力)与智力的关系。(P139)(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13、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P7)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14、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P196)(1)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3)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1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P170-173)(1)态度定势的形成(2)道德观念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15、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P17)(1)尝试式教学—没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是盲目的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知道该“教什么”而不知道“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识,知道“如何教”,但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教。(3)策略式教学—不仅知道“教什么”、“如何教”,还可以根据主客观的不同,有效的教。是优秀的教学水平。16、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P170-173)(1)态度定势的形成(2)道德观念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17、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P276)(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态度特征。这是性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18、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72)(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到。(2)差异律: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3)活动律:活动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所感知。(4)组合律: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态相似、颜色一致的事物,都容易被感知为一组对象。(5)对比律:在性质或强度上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他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能使学生对他们的差异感知更清晰,从而提供感知效果。1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P142)(1)问题表征(2)情绪状态(3)动机强度(4)定势作用(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20、简述“名片效应”的基本内涵。(P13)“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启示是揣摩学生心理,以投其所好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目的。21、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①动机的最佳水平因学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②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而上升。③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反而下降。④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好。22、简述“好感效应”的基本内涵。(P13)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亦然。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好感,但是不等于无条件迁就学生。论述题1.试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P63~67(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①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②学生的学习目标要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③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④要教育学生将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到为实现目标的学习之中。(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第三,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做到: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深而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第四,根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首先,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否则,学生总是不能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由难到易,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第三,如果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上失败了,可让他们先学习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方面获得成功感,然后再在学习新课程方面逐步体验到成功感;第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遵循一定客观标准的前提下,要掌握评分的艺术。尤其是在第一、二次测验或考试中,千万不能给学生搞“下马威”。(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一般都希望自己胜过别人。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所谓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既要看到竞赛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因此,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及时告诉他们,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便进一步努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已经掌握了的要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否则给予批评。但是,奖惩要讲究艺术、科学、合理。一般而言,以奖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都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以争取今后成功。2.教师的教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P129(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①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②遵循“综合贯通”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以及章节间的横向联系。(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把握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习的迁移。3.例说明感知规律在迁移中的应用。P72(1)强度律。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当,音量太低,大学生会听不到或听不清;音量太高会引起他们疲劳,降低教学效果。教师板书的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不要太小;线条不能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2)差异律。根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教学中,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以及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对象能被清晰地感知。凡是要求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如重要的地方,教师的声音应大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