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规模分类表(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规模工程总投资(万元)勘查经费(万元)保护人员(人)保护财产(万元)大型≥2000≥50≥500≥5000中型≥500~<2000≥30~<50≥100~<500≥500~<5000小型<500<30<100<500治理措施:崩塌:排水、削坡与清除危岩、支撑与坡面防护、拦挡、锚固、灌浆加固等;滑坡:疏干排水、削坡减载、阻滑支挡、前缘压脚、改良滑带等;泥石流:以排导为主,辅以拦挡、防护、跨越和穿过工程。1、《建筑用砂》(GB/T14684)2、《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3、《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l部分: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6、《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11、《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12、《建筑结构用钢板》(GB/T19879)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1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17、《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18、《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124)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2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本内容包含: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抗滑桩施工、挡土墙施工、削方减载及回填施工、预应力锚索施工、排水工程施工、护坡工程施工、环保和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1.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关施工资质及经验的单位承担,并应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2开工前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应编制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及先进材料。施工组织设计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1.3重大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评审论证。1.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整的勘查设计资料,勘查设计成果深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1.5施工前业主或监理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熟悉工程图纸,明确设计意图,提出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1.6临时设施需满足施工要求,如临时施工道路、临建设施、供水供电等。1.7临建设施应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防止施工期产生次生灾害。1.8施工过程中应同步开展施工地质工作,记录及追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地质条件变化情况。1.9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监测,掌握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情况及变形特征,做好监测记录,当出现变形加剧,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1.10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控制的重点及难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验收要求。1.11应制定详细的安全保证措施,识别危险源,掌握保证安全的要点,确保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和设施的安全。1.12按照信息法施工要求,根据施工情况及时反馈设计,并根据施工地质和监测数据对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所有变更应得到设计和监理方认可。1.13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治理的地质灾害体的稳定,不得因治理施工降低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1.14施工期应有防灾预案,做好防灾预演,以确保突发灾情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5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检验检测,并对工程实体进行验收。2.1技术准备2.2场地准备2.1技术准备2.1.1施工单位应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选定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班子,设置项目管理部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2.1.2施工单位应搜集勘查设计及监测资料,收集当地水文气象资料,以及治理区的地表迳流资料等。2.1.3施工单位应安排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地质灾害体的现状,明确治理工程的布置区域,熟悉施工现场条件。2.1技术准备2.1.4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明确设计意图和施工要点,形成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记录。2.1.5施工单位在熟悉勘查和设计文件、了解施工现场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1技术准备2.1.6业主应组织办理测量基准点的移交,测量基准点一般不少于3个。施工单位应对移交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测量,经复核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要求时,方可作为施工放线的基准点。2.1.7施工单位应按工程测量要求布设测量控制网点,测量控制网点应能够控制整个施工区域,并设固定标识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2.1.8施工单位应完善开工前的报批手续,准备施工技术资料,须在取得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开工。2.2场地准备2.2.1施工前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规划临时设施占地,进行临时征地及青苗赔偿。2.2.2进行场地临时设施建设,包括做好施工场地平整、供水供电接入、规划布置生活区、办公区、修建临时道路等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尽量靠近治理工程区,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场地宜硬化处理。2.应保证施工用水、用电,采用工业用电时应有备用的电源,施工水质水量应满足施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2.2场地准备3.临时用电应进行设备总需容量计算,变压器容量应满足生产用电负荷要求,临时用电的布置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4.生活区、办公区宜分开,并应符合相关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5.临时道路线路布置应方便施工,路面宜硬化处理。道路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必须满足施工车辆行驶要求,路堑或路堤边坡应进行必要支挡。2.2场地准备2.2.3对所有进场设备应专门验收。设备性能应能满足施工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应做好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准备工作。2.2.4应组织适量的施工材料进场。施工材料应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必须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2.2.5对存在弃土的施工项目,应对弃土场地进行调查,弃土边坡应保持稳定,并不得损坏周边环境,弃土坡脚宜设置挡土墙。3.1一般规定3.2桩孔开挖3.3钢筋制作安装3.4混凝土浇筑3.5桩间挡土板施工3.1一般规定3.1.1按设计桩位测量放线,桩孔现场位置应与设计坐标一致,设置的桩轴线定位标志在施工期应长期保留并定期复核。3.1.2抗滑桩施工区应加强现场管理,非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3.1.3抗滑桩一般采取人工开挖,邻近地表水体的抗滑桩不宜在地表水面以下人工开挖。3.1.4抗滑桩须跳挖施工,不得同时开挖,应采取间隔跳挖。如滑坡稳定性较差,应采取二桩跳挖或多桩跳挖,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开挖相邻抗滑桩。3.1一般规定3.1.5抗滑桩的施工次序应根据滑坡的稳定性确定,一般可采取先两侧后中部、先浅桩后深桩的开挖顺序。3.1.6挖孔过程中须跟踪进行施工地质编录,应将开挖施工视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完整记录开挖地质情况,详细记录和描述滑带的位置及地质特征,以利于反馈设计。3.1.7开挖的弃碴应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3.1.8桩孔断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孔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滑面埋深与勘查设计确定的滑面埋深相差较大,应报告设计单位对桩深做相应调整。3.1一般规定3.1.9抗滑桩钢筋制安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原材料及钢筋配置数量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3.1.10抗滑桩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振捣密实。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1.11处在变形中的滑坡不得施工抗滑桩,应在滑坡体稳定后才能进行挖孔作业。3.1.12埋入式抗滑桩对桩孔空孔部分按设计要求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回填土力学性能应与桩周土基本一致。3.1.13抗滑桩深度不宜超过40m,桩截面不宜超过10m²,如超过此限值则应进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论证。3.2桩孔开挖3.2.1开挖前应平整施工场地,沿布桩线修建临时施工道路,方便弃土外运及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场地应设临时截排水沟,地表水不得冲刷施工场地,不得流入桩孔之内。3.2.2桩孔锁口梁高出地面不少于200mm,宽度不小于400mm,砼强度不低于C20。桩孔口均应设置安全围栏,雨季施工时应搭设雨棚。3.2.3挖孔桩的提升机械可采用摇摆旋转式电动提升架,也可采用跨孔门式架,电葫芦卷扬安全可靠并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机械的提升能力应与提升吊斗配套,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3.2桩孔开挖3.2.4井下照明应采用36V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应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触电事故。3.2.5桩孔土层段采用人工开挖,开挖面应保持均衡,开挖土方应及时提升至孔外。3.2.6基岩或坚硬孤石段可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爆破作业应由持证爆破工上岗操作,每次剥离厚度不宜大于300mm。起爆应采用延时电雷管,孔口应适当覆盖以防飞石。起爆前周边施工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区域。3.2桩孔开挖3.2.7桩孔开挖采用边开挖边护壁的作业方式,每次开挖深度根据岩土体自稳能力确定。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强风化岩一次开挖深度为1.0m~1.2m;在软弱的粘性土、流砂、淤泥或松散回填土及易垮塌碎石土层中一次开挖深度0.5~0.6m;中等风化基岩等稳定地层可适当增加一次开挖深度。3.2.8护壁模板定位应准确,支撑系统应牢固,不得因浇筑护壁砼产生模板失稳变形。护壁模板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模。3.2桩孔开挖3.2.9桩孔采用砼护壁,护壁厚度不宜少于150mm,砼强度不低于C20,配置直径不小于φ8钢筋,上下节护壁竖向钢筋应有效搭接。护壁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与围岩接触良好,井壁光滑平整。3.2.10护壁后的桩井净断面不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桩井应保持垂直,其竖向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5%。3.2.11在流砂、淤泥、膨胀岩土、松散回填土等软土及特殊性土层中进行挖孔时,应采取专项施工措施,如增加护壁厚度及配筋,或对桩周土层超前加固,设置横向支撑等,确保桩孔壁稳定。3.2桩孔开挖3.2.12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积水。桩孔地下水较少时可采用提桶排水,地下水量较大时应在孔底挖集水井,用水泵抽排水,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开挖应有专项防排水措施,封堵地下水通道,减少地下水渗入量。3.2.13应对桩孔有毒气体进行检测,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由地面专门设备向孔内送风,孔底凿岩及爆破时应加大送风量。孔内空气质量不达标时严禁下孔作业。3.2桩孔开挖3.2.14桩孔开挖至孔底后,抽干积水,清除沉渣,经自检合格后,通知业主、监理、勘查和设计等相关单位人员共同参加终孔验收。终孔验收后,应随即浇筑封底砼。封底砼强度同桩芯砼强度,厚度一般200mm。3.2.15桩孔邻近已有建构筑物时,应采取专项施工措施保护建构筑物安全,并应监测建构筑物的变形,在桩孔基岩段一般不得采用爆破开挖,可采用水磨钻分层钻挖或采用凿岩机人工凿挖。3.3钢筋制作安装3.3.1钢筋制作场地宜选择在钢材能顺利进场,且距抗滑桩较近的位置,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3.3.2钢筋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钢筋均应检查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才能使用。进场钢筋应按规格、型号、批号分开堆放,钢筋下方用道木架空,并挂标识牌,注明钢筋的型号、批号、检验状态。3.3.3小截面抗滑桩钢筋笼可在地面制作成型后,分段在孔口焊接安装。大截面抗滑桩钢筋尽量采用在孔外预制成型,

1 / 1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