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BBC教育纪录片的调查与思考关于BBC的三集教育纪录片,之前教育心理学老师也让我们看过,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思考。一、背景刚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惊讶,感觉中国老师被妖魔化了。BBC纪录片的名字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可是视频里中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现在中国的主流教育方式,那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方式,现在应该被放进博物馆了。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对中式教育充满负能量的视频呢?而为什么在这样“残暴”的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成绩竟然比英式教育好呢?那就要从这个视频诞生的背景来说起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一个测试,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这个测试中,上海高中生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而英国学生却一再被甩在25名以外。这极大地震惊了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感叹现在英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特别是数学,和别的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和中国,普遍认为英国学生的数学比中国学生差3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这个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在这个项目里,BBC负责招募、选拔五位中国教师前往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执教。要求完全按照中国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期一个月,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平考核。在执教的这一个月中,BBC进行了全程录像,力求真实的展现其教学过程。在查阅资料室发现,对于PISA测试的科学合理性,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赵勇系是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这种比较根本称不上比较。此外,PISA排行榜曝光最多的是数学成绩。因为数学是机械式学习,英国学生在PISA的这场大惨败堪称经典案例。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以后表现如何,多大程度上过上更忙、更富有、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充实的生活。评分的人并不关心这些。我们知道的是,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对他们来说,民主活力很重要。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和俄罗斯教育一样,擅长制造机器人,就像视频里一个英国学生说的,中国的教育就像是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是国家的合格公民,而忽略了学生创作性思维的发展。英国,或者说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他们理应有充分的自信,那为什么英国政府却对这个测试趋之若鹜?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二、目的因为中国老师来英国数量的限制,在这一个月的执教中,一个中国老师往往兼任两到三门课程,比如科学老师杨君,就兼任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一个月过去了,考核结束了,中国老师一顶三教出的学生成绩竟然比英国老师自己教出的学生成绩更好,中国老师完胜。记录片很快被剪辑出来,可是,我们在画面中看到的似乎全是负面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慢,中国老师在课堂上极力的维持课堂秩序,甚至让爱说话的同学单独坐在一边,让调皮的学生站到教室门口。可是,这些措施似乎没有多大效果,学生反而觉得很好玩,到最后学生与老师矛盾越来越深重。师生之间的对峙似乎越来越激烈,学校的教务主任也有所耳闻,于是进行了深入查访,他随机走进课堂观看学生的上课情况,结果当然很吃惊也很遗憾,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教出好学生来的,他们觉得他们看到的景像再坏不过了。我想如果我的课堂是这样,毫无疑问会很抓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在视频里看是很简单粗暴的,甚至我这种一直接受中式教育的学生都难以接受,可是学生们的成绩比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好呢?既然中国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已经被考核证明成绩更异,那BBC应该认可才对,又为什么会剪辑了一部充满负能量的记录片呢?事实正如中国老师杨君所言,这一部记录片的剪辑是有失偏颇的,有很多学生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的镜头被BBC剪掉了,留下的都是调皮捣蛋的。担任中式学校校长的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英语特级教师李爱云也表示:“大家现在看到的不仅是最乱的,而且是从最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而且参与的邹老师说,在他任教的南京外国语中学,每天下午四点就下课了,不会出现每天12个小时的情况。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像南京外国语中学那样,但是在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学校里,也不会出现这么严苛的制度。接下来邹老师的话让我惊讶。严苛的教学制度和满墙贴的孔老夫子语录都是制片方规定的。我认为英国方面在选拔老师时,肯定是听过中国老师讲课的,对于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是有起码的认识的。而且我们知道英国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分。打个比方,公立学校是“平民教育”,而私立学校是“精英教育”。之前看过一句话:英国的阶层分化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完成了。学生在公立学校是不用交学费的,相应的他的教学质量并不高,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学生,他们的学费昂贵,学习压力并不比中国学生小,一些顶尖的私立学校学生管理甚至比中国大部分学校还要严苛。公立中学在各个方面都秒杀私立中学,而在本次试验中,选择的是博航特公立中学,为什么不去英国顶尖私立中学伊顿中学呢?正如前面所说,由于中国中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科学表现优异,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基础教育表现出浓厚兴趣。英国教育大臣更是率团到中国考察,准备引进中国教学模式以改造英国中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但是,对于引进“中国学校模式”,英国上下并未达成共识。政府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对比实验就成为双方论辩的重要证据——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借助对比实验的结果,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试图增加直观性和说服力。这次教育实验,我认为说白了就是一次“炒作”。而在媒体“炒作”的背后,隐藏的是英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及其决策机制,显然,政府想引进中式的教学成分,而其他参与决策的组织却并不认为有这个必要。。欧美国家的教育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参与管理、决策的权力。政府的任何教育改革必须征得不同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认可。具体到英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是“双轨制”:一轨是私立教育,主要通过私人出资办学,也被称作“贵族教育”;一轨是公立教育,主要通过居民纳赋或称国家出资办学,也被称作“平民教育”。在公立教育办学方面,不仅学生家长、国家机构,就连纳税人都有教育决策权,这就是英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也是“中国式教学”被“热炒”的英国国情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BBC炮制了这样一个实验,以期给整个社会以震撼,让大家去激烈的讨论,思考英国教育改革的方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问题只有争论,才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从暑假开始,关于这个教育试验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BBC的目的也达到了。三、“师夷长技以制夷”过多拘泥于这个教育实验的背景和BBC的目的,不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态度,那是那些阴谋家的事儿。我们就单纯来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吸取英国或者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长处,思考应对的措施。视频中一些片段虽然有戏剧化的效果,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教育偏重灌输式,而西方教育多倾向启发式。比如中西方两大哲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中西方的教育方式。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多为提问启发,而孔子则多为回答问题。我们要去借鉴西方基础教育过程中,如何给学生自我空间。我们也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性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总的来说,让学生有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思考、独立思考的机会。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变选拔为育人。从历史看,中国教育文化原本具有浓厚的育人特色,侧重在“德育”方面。然而,选仕制度在中国确立后,选拔“入仕”开始演变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并积淀成一种文化。相反,教育本身的目标追求是什么,反倒变得“模糊”起来。BBC制作纪录片的初衷,尽管可能是想引导英国社会深入研究并借鉴中国教育,但是,它也启发我们研究并借鉴英国教育,特别是反思中国教育自身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文化的积弊并加以改进。严格地说,选拔只是教育的衍生功能,育人才是其主旨。变“选拔文化”为“育人文化”,才是中国教育文化重建的正途。否则,在“选拔文化”背景下讨论教育改革,一切都是雾里看花、空中楼阁。第二,在教育目标上变学习知识为提高素质目标。知识传授是“中国式教学”主要功能,也是为“知识目标”所设计的针对性教学架构。因此,一般而言,“中国式教学”的教育目标是“知识目标”。这在农业社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的教育承担的任务,主要不是培养劳动者、科技工作者等类人才,而是培养“士”阶层,即今天所谓知识分子阶层。时移世易,今天教育不仅肩负培养知识分子,而且更肩负着培养从业者、技术人员等各种人才的重任。这些人才仅有丰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育人文化”的回归,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教育目标的重建必须建基于这个现实。第三,在教育手段上变灌输为启迪。相对而言,“中国式教学”在教育系统里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而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中国式教学”尽管适合“知识传授”这一原有教育目标,但却无法承担培养全面素质这一教育的新目标。教育目标的转向,即从“知识”转向“素质”,要求教学从理论框架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必须转向和重建。在“素质目标”指导下,特别是因应我国现阶段对教育提出了的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应的教育手段亟待重新选择或重建。至于具体手段是什么?有哪些?我们可能一时难于准确回答,但是,选择教育手段的原则是明确的,毋庸置疑的,即必须是启迪性的,引导性的,辅助性的。因为素质的培养一定是在学生活动中落实的,能力是“灌输”不来的。即使在隶属“素质”的“知识”学习中,教学手段也需是启迪性的,而非直接灌输。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亲自行动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各种素质得以培养,我们所强调的“实践能力”也随之生长了,“创新精神”也随之孕育了。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系统下,逐步的、循序渐进的实施课改,并且在高考政策上逐渐向新课改靠拢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前段时间去听了课改名师刘恩山老师关于第8次课改的讲座,感受很深。之前写了一点关于应试教育与新课改的小东西,现附在此,请老师批评指正。(二)、应试教育与新课改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主要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难、偏、繁、旧”。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存在。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以及甄别和选拔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当设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项具体目标如下:1.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这是课改的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难、偏、繁、旧”和过于看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课程及结构过于强调学科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