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全部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哪些研究内容?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研究对象: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研究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2.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将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也会不断吸取相关学科领域中有价值的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对于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提高理论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技观。2)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3)学习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4)学习自然辩证法是医学发展,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医学观,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4.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定义: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关系: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经历: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历史必然性: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古希腊早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但是受到原始宗教和神话的影响(总体上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但是其中已经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只能从整体上解释自然界,而不能在细节方面科学具体地说明)只探索纯自然界的本原问题,没有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现实;(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既是其特征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其“缺陷”的存在依据。)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强调了自然界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神学自然观的束缚,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的前提。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是科学精神;促进了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从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的标准到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标准的转变;强调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然而,自然界是一架机器,自然界各种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国有联系;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方式考察自然界,否定了辩证的思维方法;主张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因此,物质的运动和自然界的合目的性的创造都来自实用文档于上帝。(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的特点也成为其出现缺陷的内在依据)19世纪70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处于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作用: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经验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思辨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转变,完成了自然观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主张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以客观的态度对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动,它内含否定性、客观性和革命性的规定,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其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所有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时间和空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人与自然界是对立的;自然科学基础::经典力学:物体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6.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星云假说、地质渐变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磁理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性质,以近乎系统的形式为人们呈现了一幅自然界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画面。基本思想:主张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处于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7.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确立的意义如何?基本思想:(1)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思想: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演化着。(2)特点: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3)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确立意义:系统自然观说明这部分内容只是在现有的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概括和总结。系统科学还在发展着,对它的自然观思想的研究也在发展着,也在成熟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实用文档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8、什么是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基本特点: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9、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如何?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1)分叉:自然系统的进化或上升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分叉.系统演化在临界点上存在着分叉,且随着条件的改变还可能出现新的临界点,出现新的分叉。这种类似进化树的分叉,是自然界演化的一种基本方式。(2)突现:系统演化过程既存在渐变,也存在突变,自然系统的进化是渐变与突变、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突现是指自然系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自组织机制:1969年,普里高津提出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是通过一种自组织的机制来实现的。自组织是与组织相对而言的.自组织:系统要素按照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锲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系统自组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前提)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内在依据)4.涨落以系统与环境的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标准,以系统所处的状态为标准,以系统相互作用特点的不同为标准。10、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人类与自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1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公平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干预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共同性原则: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1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与形成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形成标志: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的关系第一,共同点: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观、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不同点: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侧重,系统自然观是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实用文档性,促使人们从原来的注重天然自然界转变到既注重天然自然界,更注重人工自然界,注重人类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性。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人类与自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第三,关联点: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总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或是发展,依据的都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成果,不同的是,形成的是总体形态的自然观,发展的是具体形态的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在继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13、什么是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的特点及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定义:科学方法论主要探讨科学认识过程中关于如何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获取有关科学事实,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说,以及形成科学理论的方法的学问,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问。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研究中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