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干部状况及高校毕业生进社区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城市社区干部状况及高校毕业生进社区的思考(武阳镇)一、城市社区干部工作现状(一)社区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功能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重心逐渐下移,大量工作进入了社区,而社区人口、规模又在不断增长,多的社区现已有近2万人口。就武阳镇的8个城市社区而言,每个社区平均5名干部,肩负着党务、城市建设管理、工会、妇联、民政、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残联、政法、卫生、计划生育、防保、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加上行政服务建设工作,社区要代办各种服务项目,还要承担大量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社区干部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为完成任务社区干部经常加班加点。当前,社区干部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突出表现两个方面:1.社区干部工作负担重以2011年为例,除了日常工作,城镇拆迁、人口信息登记、计划生育等各项中心工作接踵而至。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干部经常要超负荷加班。单是今年初的流动人口普查工作,要求各社区、居民小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一个月完成工作任务。各社区人员全体出动,顾不上吃饭,不分白天和黑夜没有作息时间,有的干部最后累倒住进了医院。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按理说和上级政府应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让他们困惑的是,现在2似乎成了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上级下达的任务、各部门分派的工作社区干部都得去做,以至于社区干部很少能腾出时间来为居民多做点事。2.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社区干部中书记和主任的月工资为1300元,副书记、副主任、委员均为1200元,保险须自行购买,仅年终补贴保险费约2000余元。在物价上涨、CPI指数居高不下的今天,社区干部越发感到自己“囊中羞涩”。(二)提高和落实社区干部待遇1、政策上要倾斜一是在社区干部待遇的标准上要倾斜。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消费水平日渐提高,而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虽较以往有一定改善,但是与快速增长的生活消费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社区干部待遇的有关政策时,要从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标准。二是对社区干部的社会保障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社区的性质决定了社区干部在社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些情况,建议在社区干部的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案,可以适当提高社会保险缴费单位支付部分。同时,对于那些年龄偏大的社区干部,要根据其工作年限和经济状况,对有后续交费能力的,可采取财政补贴一部分,个人垫付一部分的办法,纳入社保范畴,确保离任社区干部的生活所需。32.经费上要保障一是要充分保障社区干部的工资、福利、奖金等经济待遇。首先,要保证社区干部的基本工资按月发放到位,以确保社区干部的日常生活所需;其次,要保证社区干部的过节、加班等福利待遇;再次,要保证社区干部的奖金发放到位,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充分保障社区的办公经费。一个社区相当于一个基层政府,要充分履行社区的各项职能,就必须保障社区的日常开支。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困难、无其他收入、没有办公地点的社区,建议上级财政拨付租房费等专项经费,确保社区的正常运转。3.力量上要增强。一是要配齐配强社区的领导班子。为保证社区发展经济提供人才,要充分利用换届选举的契机,坚持公平公正、广纳贤才,把一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领导班子中,使社区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二是要强化社区干部培训。社区经济不发达,除了区位等客观原因外,主要还是社区干部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社区班子的战斗力不强。为此,要通过举办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要不断完善社区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通过从机关干部中委派和从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以及大学生进社区等多种方式,吸引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到社区任职,进一步充实社区干部力量。4二、高校毕业生进社区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又是充实社区干部队伍,提高社区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一)现状2006年来,武阳镇相继共分配了近40名社区大学生,先后在13个村(社区)工作,任职社区主任助理,平均年龄约25岁,所学专业涵盖工商管理、现代物流、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个多个专业。(二)主要成效1.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社区干部和人才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视野偏窄等问题,而大学生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较齐全,年龄适中,来源广泛,能以新的视角审视社情民情,从而解决了社区人才队伍知识断层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社区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2.带动了社会事务全面发展。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认真做好社区工作,搞好活动策划、课题调研、信息采编、文秘、文化宣传、计算机电子档案、社区服务等,带动了基层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区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他们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深入企业,了解社情民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新的知识、观念、活力、热情和工作方法带到社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可。3、储备了一批基层人才队伍。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学到5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能力,逐步成为社区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为我县社区建设培养、储备了一批了解基层实际、精通基层工作方法、拥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才队伍。4、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这个载体和平台,引导和鼓励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了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在加快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同时,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三)存在的问题1、工作上的“深入”问题。多数大学生来到社区工作后,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社区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基层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一下子接纳;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不适应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2.能力上的“提高”问题。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6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四)建议意见1、大学生管理上的思考(1)把好思想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目光要放长远些,坚定的树立信心,要深刻认识大学生选聘到基层中心目的是接受社会锻炼,丰富社会实践,增长综合才干,但这种效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与一役,不能因为看到诸多存在的问题,就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失去信心。(2)把好分配关。在选派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专业对口问题,尽量选派农口高校毕业生,又要注重对选派对象的思想考察,把那些熟悉农村、了解农村并立志为建设农村贡献力量的优秀大学生选派下来,坚决避免把那些将下农村作为找工作、进机关的“跳板”、“过渡”的心猿意马者选派下来。确定好选派对象之后,一定还要重视对他们的任前培训,决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丰富培训的内容,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切忌一阵风式的简单了解后就匆匆上任,这样不仅难以实现选派的初衷,还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非议,收到事与愿违的尴尬效果。(3)把好指导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可以以“村”为主,先让他们协助村干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又不能仅限于“村”。要把思路开放一些。首先,给大学生村官确定主管部门及其“主官”,经常检查并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再者,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既可以在村,也可以在乡;既可以在行政单位,也可以去企事业7单位;在某一个“点”上,既可“周年”,也可“半载”。总而言之,要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群众。(4)把好考核关。建立“无为则退”的考核机制,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辅,明查与暗访并举,走群众路线,多下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杜绝新“无为群体”的出现。实施“浮动工资”与“差额年终奖”,结合考核结果实行优者奖、劣者惩,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扣除考核奖、待岗,从物质层面上促进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健康发展。2、对大学生工作延续性的思考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今后能否顺利有效开展,关键在于服务期满后社区大学生的归宿,这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除一部分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干部队伍外,其余的社区大学生如何让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继续安心基层工作。一方面要完善优惠政策,努力以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另一方面选择优秀的社区大学生有重点地往乡镇、社区干部的方向培养,努力以事业留住人才。同时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但对那些能力欠缺,不适合担任社区干部或者没有意愿担任社区干部的,也要为其离职后提供相关的配套措施,以便在其他领域或行业能够发挥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社区基层工作。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