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美]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作者简介】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SpringfieldDailyNews)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从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习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倍受赞誉。《朗读手册》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处理迷恋上网和看电视的问题等。它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第一章为什么要朗读在本章中,我将探讨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为孩子读书如此重要?为什么朗读如此有效?10年前一个可爱的秋日早晨,我到小时候就读的幼儿园故地重游。那是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农庄小学的幼儿园,大约15个孩子坐在他们的故事毯上,仰着小脸望着我,眼神中充满期待。“今年你们谁想学习读书?”我问道。孩子们都毫不迟疑地高高举起手,许多孩子还得意地说:“我已经知道怎么读书了!”那种热烈的气氛就像幼儿园老师们曾经告诉过我的一样:每个孩子在开始上学时都想学习如何阅读。换句话说,孩子刚上学时,对阅读有着百分之百的热情与渴望。几个月后,“全美阅读报告卡”(theNationalReadingReportCard)告诉大家接下来的事实:在四年级学生中,45.7%的孩子每天会将阅读当成休闲活动。在八年级学生中,只有27%的孩子为了兴趣而阅读。到了十二年级,只有24.4%的孩子每天享受阅读的乐趣。四年级学生中,每周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占40%,到了高年级就降到10%。就像我在绪论中所说的,30年来,尽管进行了很多教育改革,但美国学生的阅读分数丝毫没有改善。幼儿园儿童百分之百对阅读感兴趣,但随着年级升高,我们失去了75%可能成为终身阅读者的人。任何企业若不断流失75%的客户群,都会在一夕之间摇摇欲坠。这正是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1983年,响应有识之士的倡议,在美国教育部的帮助下,由全国教育学院与全国教育协会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阅读委员会”(Commis?鄄siononReading),专门研究导致阅读危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些学者在儿童发展、语言及学习阅读等领域都很精通。由于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是大家的共识。由于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每年大约有超过1200份研究报告是以阅读为研究主题的。委员会耗时两年,详读了过去25年的10000多份研究报告,评估其中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或许有效,哪些无效。委员会于1985年发布了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BecomingaNationofReaders)的报告。我认为这是25年来最重要、最具“常识性”的教育文献。在主要的研究结果中,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专家口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意味着,朗读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读书报告和图卡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在家里或教室使用都再好不过了。朗读既简单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凭,你就可以用得得心应手。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与危言耸听者的说法正好相反,美国并非文盲国家,一般美国学生都能阅读。在21岁到25岁的毕业生中,有95%可以使用印刷信息(简单句组成的段落)做日常工作,63%继续深造;而在1940年,继续深造者只占20%。今日的学生与祖父母那一代相比,思考的问题并不少,思考的速度也不慢。其实现在的学生更聪明。但今日的世界日新月异,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要比1940年复杂多了。多数美国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由于进步有限,难免会跟不上时代。全美国70%的工作阅读材料至少相当于九年级程度。有什么事能像阅读一样做起来简单却成效显著呢?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创造背景知识。建立词汇基础。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让我们看看终身阅读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许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两项有关阅读的基本“人生事实”。少了这两个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将微乎其微。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现在我们来研究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我们去自己喜欢的餐厅,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台,探望自己喜欢的亲戚。反之,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这不仅是一条定律,更是一个心理上的事实。当我们的感官将电子与化学信息发送到大脑中的“有趣区”或“无趣区”时,人就会作出正面或负面的反应。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位杰出的动物心理学家,将所有行为分成两种简单的反应:接近与回避。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愉快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当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就会沉浸其中;不再喜欢时,这种投入的情绪即告中断。这种情况几乎适用于所有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然而,很多时候,“不愉快”却和“阅读”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学习的经历可能是乏味的、无趣的、威胁性的与毫无意义的———接连不断的学习单、密集的发音练习,以及一考再考的小测验。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遭遇到“无趣”,那他的自然反应就会是回避。这种现象将我们带到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这意味着,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或缝纫一样:为了要做好,你必须去实践。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最近25年的阅读研究证实了这项简单的公式———对任何性别、种族、国籍和社会背景的学生都适用。读得最多的学生,读得最好,成绩最高,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最长。相反,读得不多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阅读。在美国,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大家读书都不多,因此阅读能力都不强。为什么不多读书呢?因为根据阅读定律一,美国人在学校生活中获得了太多关于阅读的“不愉快”的信息,在家里又缺少“愉快”的信息,因此削减了对书本的好感。他们对书本避之唯恐不及,就好像小猫躲避热炉子一样。我在下一个问答中,可以为此提供充分的证据。那些孩子带回家的习题卷子又如何呢?真的有帮助吗?习题卷子的本意是增强学习效果,发现孩子在课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老师进行个别指导。然而遗憾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为了让班上其他学生有事可做,会派发更多的习题卷子。于是,这项评估工具变成了控制学生的手段。习题卷子越来越多,通常每个学生每学年要写1000张,但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你不妨看看第六章,藏书丰富的教室图书馆也可以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且效果好得多。最令人沮丧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所做的习题卷子的数量与孩子最后的阅读水平居然毫无关系。然而,许多学校仍然一意孤行。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的教育局竟建议校长,一所500名学生的学校每个月应准备好6万张纸,用来印习题卷子。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会(NAEP,theNationalAssessmentofEducationalProgress)一直追踪四年级、八年级与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分数。结果发现,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高。此外,该评估会的报告中说,38%的四年级学生阅读成绩不及格;所有学生中有1/3每天读参考书,做习题卷子;44%的四年级学生在班上没有固定的默读时间滥用习题卷子,后患无穷!如果让孩子每天做6张习题卷子,一年做1000张,而且听到的是:“孩子们!现在是阅读时间!”那么等他升入四年级时,他会认为做习题卷子就是阅读,并误以为自己痛恨阅读。为什么不将印习题卷子的费用拿来买课外书?1989年,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的3名研究人员将二年级小学生一年所用习题卷子的成本作了统计。不算学校硬件设备与老师薪水的成本,每位学生平均用了59.98美元。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学校大多认为印25张习题卷子要比买书简单。可是算起来,每位学生花在印习题卷子上的60美元可以买20本平装童书,整个班可以买500本。我丈夫和我都很忙,从哪儿找时间给孩子读书?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不多也不少。压根没有少时间这回事。过去30年来,有两位教授查看了成千上万的个人日志,对普通人每天的日程安排作研究。研究指出,最近10年来,美国人的闲暇时间比10年前每周平均多出5小时。大家感觉有压力的原因是,各种不同的工作接连不断地堆到身上。我们不仅是开车送孩子参加足球赛,还得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定约会;在球赛中,我们要一边看球,一边与邻居讨论野餐的点心,还要不停地接手机。我们不是没时间──我们是没有喘息的时间。要打破这种时间上的困惑,只要数数一天之中你经过了多少个录像带店,想想你家电视有多少个频道,再计算一下晚上7点半时商场外停着多少辆车就可以了。如果时间不够用,那么录像带店早该关门大吉,家里应该只有一台电视并只有10个频道,商场停车场也应该空着3/4才对。对于自己重视的事,我们一定抽得出时间。有时间自己阅读并给孩子读书的人,同样也是拥有24小时;那些没时间阅读的人,却有时间盯着电视看球赛或连续剧,有时间讲30分钟电话,还有时间为一件小事跑遍整个商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24小时,只是用的地方不同。时间是成功的关键。追求成功的人,不论是运动员、会计、作家还是读者,都必须为成功投注时间。阅读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因为在早期,其他人可以助一臂之力,也就是说,家长或保姆可以读书给孩子听。然而,如果在学龄前没有投入这些朗读时间,那么入学时,孩子必须独自接受挑战。在贫困学生的学校中,尽管学生成绩较好,但与普通学校相比,学生要多花70%的留校时间和做功课时间。关键是时间。在本章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阅读态度的是什么?《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克里斯?厄斯金(ChrisErskine)在以下的文章中与我们分享了父子共读的体验。阅读习惯让父子情牵一页克里斯?厄斯金儿子读着这段文字,然后停下来。他喜欢这段文字。对他而言,这里充满了真理,寓意深刻。他又读了一遍:“自古以来,人们渴望了解狗。可是谁也不知道狗是怎样一种动物。你会读到狗救助主人或救助溺水儿童的故事。有些人称之为忠诚,但我不会这么说。也许我错了,但我称之为爱──最深沉的爱。”儿子看了第二遍后,说:“书上关于狗的描述,没错吧?”我点点头,接着我们又朗读了一些内容,先是他读,再由我读。我们父子俩一页接一页,一章接一章,从头读到尾。“老爸,你是真心喜欢读书,对不对?”当我们在章节之间停顿时,他问道。“没错!”我说。的确,我爱书,就像我爱夏日里的冰品、秋天里的棒球一样。其实,我是为书而活的。现在,我儿子也在发掘书中的奥妙了。仿佛偶然间,这个12岁的小孩在简单的阅读中找到了乐趣。这种与书为友的亲密感是很难形容的。“知道什么是‘友情’吗?”我问他。“就像好朋友吗?”他问。“就像好哥们儿。”我说,“你和书本就是好哥们儿。”“抱歉,老爸,我听不懂。”“没关系!”我说,“不断读下去就可以了。”6个月前,我儿子对书漠不关心,他只有在逼不得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