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礼记·大学》一、教学目标1、把握《大学》主旨2、了解其蕴含的哲理二、教学重点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2、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基本目的是什么?三、背景简介《大学》和《礼记》○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西汉儒者戴圣编撰《礼记》,共49篇,《大学》是其中的第42篇。四、文本分析《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特别是曾子论"礼"的教育的思想,其主旨即在说明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可以说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朱熹认为《大学》的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所以基本上是儒家思孟一派的作品。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认为《大学》是属于孟氏之儒"的著作,他断定为乐正氏之儒的典籍。现行的《大学》共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郑玄所注《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全文,王守仁尊之为《大学》古本。(2)由程颢、程颐兄弟及朱熹所改定的大学章句本。(3)魏正始四年刻的三体石经本,亦称石经大学古本。我们分析《大学》的教育思想,一般采用朱熹的《大学章句》本,这是因为《大学章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定教本,直接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实际指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实践,并且也基本继承了前期大学教育的积极成果。关于《大学章句》的源流,朱熹在《记大学后》一文中说,《大学》简编散脱,传文颇失其次,子程子盖尝正之。在《大学章句序》中,他说:《大学》是曾参作文传义,发明其意。孟子死后,而其传泯焉,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次其编简,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二程全书·程氏经说》卷第五有程颢的《改正大学》,又有程颐的《改正大学》。两兄弟各改各的,彼此不同。朱熹又因二程遗说,复定此本,其中有些章从程本,又有些章从旧本,有些章则是朱熹自定,特別是第五章格物致知,由朱熹取程子之意而强行补传,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把《大学》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并认为传的部分旧本颇有错简,因此,他因程子所定。对其基本结构、各章之间的关系加以调整并予以说明。朱熹认为,这样一来,《大学》就序次有伦,义理贯通,似得其真了。在宋儒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的,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出于反对佛老、树立儒家正统学术地位的需要而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作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朱熹则说:《大学》2之书,大学教人之法也。《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又说,《大学》是为学纲目,修身治人底规模,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这就像盖房子,读《大学》等于是搭好房子的间架,以便将来却以他书填补去。还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这种说法是十分新奇的。朱熹所以要如此尊崇《大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宋儒以前的儒家的学术讲论一直缺乏贯通一致,在形而上的领域内有所说明的指导大纲,因而在与佛道的斗争中显得无力,而《大学》的修身以治人之道正好填补了佛道修身出世的理论缺陷。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与传两大部分。认为第一章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后十章是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而传的部分又分为两部分:前四章总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考《大学》全书的文字结构,我们归纳为两大部分:(1)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理想目标。(2)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为过程。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是明明德(自明)与修身相对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都是修身份内的事,不能视同纲目旨趣。亲民(包括亲亲与亲民)与齐家、治国相对应;止于至善与平天下相对应,这样,教育的纲领与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措施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了。特作图示如下。由此,试评介《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如下:(一)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从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淑世济民,就是要止于至善,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从八条目来看,政治过程的具体措施与教育过程的具体施为,更是具体地紧密相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回还往复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玩文字游戏,也不是单纯强调其过程和步骤,而是从教育和政治两个不同的出发点,论述了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从社会的理想和政治的要求出发,论述政治对教育的依赖和指导的关系,这就是朱熹解释的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而致知在格物,则是从教育论出发,论述了教育对于政治的基础作用。一个先一个而后,将教育过程和政治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具体地联系起来,互为因果,互为手段和目的,互为存在的条件。这种严密的思维逻辑,深刻地表达了儒家社会政治文化一体的基本精神,表达了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社会政治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原则。这种教育方针指导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的正统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都是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的。因为没有脱离社会政治过程的教育,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将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统一起来,正是对教育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又保证了教育的发展,这3正是从根本上重视教育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历代王朝都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教条,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的首要地位。(二)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质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整个《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自我说明的封闭体系。三纲领的起点是明明德,而这个所要明的明德,就是《康诰》的克明德,《太甲》的顾諟天之明命,《帝典》的克明峻德,都是指的天之所以予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也就是说,这所要明的明德,是先天完善和自足的。它的实质则是儒家思想的性善论的推衍,是农业文化的重人本色的归纳,这个德,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农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赋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人的完善和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来的德中找到根据。亲民则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朱熹解释说: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强迫的外力过程,而是一个使人内在的先天道德觉醒的过程,是一个德治仁政的教化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而这所谓至善的社会也是一个和美的理想的人伦社会,是事理当然之极(朱熹章句):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仁、敬,孝'、慈、信并不是对不同人的片面要求,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的统一要求。因为,比如一个人,他可以是臣下的君主,但又是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别国君主的朋友等。因此,这都是社会的准则,而这都是德的规定,是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以沟通天人的根据,因此,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内容、目的和方法都统一到了伦理道德上。教育的完成就是伦理道德的完成,也是政治过程的完成。八条目的起点是格物,而所格之物,正如历代儒家学者所强调、不少近世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任何问题、事物、事情,而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伦常道德。而知至的知是知止、知本,并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性认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便于诚意、正心,培养道德情感。而修身的核心也是一个伦常之身,其主要标准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修身为本的末,是修身的自然结果和外化。齐家的主要内容是孝、弟、慈,这又正是治国的根本: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而国治的主要内容又是兴仁、兴让。这样,家国一体、天下一家,治国如齐其家。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就是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最高的目标统一于止于至善的理想人伦社会,实则整个过程又完成于伦常道德的建立。《大学》所贯彻的这种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正是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它现实地反映了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维系起来的宗法制自然农业文化的要求,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一直指导着教育的实施。(三)修己治人的教育过程论《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4与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由三纲领所论的教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来看,明明德当然是修己,是教育自己,而亲民则是治理他人,是治人。亲民即新民,使民新,亦即使民明明德,这即是朱熹所解释的:新者,革其旧也。言既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因此,治人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政治过程又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教育过程。再进一步,明明德,亲民都是为了淑世济民、开物成务,治理天下,建成美好的理想社会。在八条目的程序设计中也贯彻着修己治人的精神。修身即是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份内的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治人。自古治国始齐其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自然外化。孝即能事君,弟即能事长,慈则能使众,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都是与自己的道德修养一脉相通的。这也可说是中国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社会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特别强调八条目中修身为本,是八条目的核心,身修自然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