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第三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制度经济学第三讲企业理论企业理论•1.企业理论演进概览——总体把握•2.科斯之前的企业理论——源头•3.科斯的企业理论——现代主流企业理论的开始•4.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现代主流企业理论演进1•5.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现代主流企业理论演进2企业理论•6新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现代主流企业理论演进3•7.企业家及其企业理论——现代主流企业理论之外的企业理论——拓展眼界企业理论•1.企业理论演进概览•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细胞,自然也是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自斯密以来,就进行过大量讨论。可是,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新古典)始终将企业视为一个外生给定的、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函数Y=f(X),即一个能够自动地根据边际原则决定要素投入(X)和产出(Y)的“黑箱”,是市场这个汪洋大海中的小岛。(1新古典企业理论)与此同时,关于企业为何物、谁拥有它、谁管理它、如何被管理以及如何被组织等等问题,并没有被经济学家所重视。企业理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未能够找到适当的工具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将组织、制度等问题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这种现象终于在1937年被打破,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指出,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因此,将某些原本依靠市场协调的交易一体化于某个“权威”之下就可以节约这些成本;只不过这些一体化的程度还要受到“组织成本”的制约。于是,我们就拥有了解剖组织和制度的工具——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由此而兴起。企业理论•不仅如此,该文也为研究企业理论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即现代企业理论必须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企业的本质、企业的组织和制度安排、企业的边界。•回想一下,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所研究的三个问题及答案。•①以交易为单位,强调各种社会组织的契约性本质,企业就是利用“权威”和科层制度来协调资源配置的契约组织.企业理论•②强调交易组织方式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或者说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组织/制度发生和演进的动力。•③通过“制造还是购买”的讨论来研究“一体化”问题,并由此确定市场和企业的边界。(2.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理论•《企业的性质》一文发表30年以后,经济学家开始把聚光灯投向被科斯撕开了一个窟窿的“黑箱——企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箱”中那无处不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泛滥成灾的机会主义。于是,一个以如何设计契约和制度来约束激励代理人的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由此而生,并成为研究企业内部关系的主要工具,企业的契约观从此开始得到普遍的承认。这就是完全契约框架下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3)。企业理论•与完全契约框架下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同时出现的则是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及其企业观。威廉姆森注意到科斯思想的精髓在于对交易费用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的强调,只不过科斯本人没有将其中的成因和影响完全讲清楚。威廉姆森将“有限理性”和“专用性资产”引入制度经济学,如何防止“敲竹杠”和节约交易费用就成为理解交易方式安排(治理结构)的关键——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4)。企业理论•威廉姆森的理论难以分析企业内权利/权力的关系,也未能够很好说明企业权威的来源,从而就难以充分说明为什么交易发生在企业内部就能够大大弱化信息问题和敲竹杠问题——这可能也是我们同学听交易费用理论时似懂非懂的原因所在。•针对威廉姆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哈特等人在继承了不完全契约并延续了对“专用性资产”关注的同时,提出了“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并指出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才是理解企业的关键。如何配置“剩余控制权”是研究的中心问题——新产权学派的企业理论(5)。企业理论•威廉姆森的理论和哈特的有关企业的理论被称为“不完全契约理论”或曰不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上面的2、3、4、5构成当前企业理论的主流,贯穿于其间的基本思想就是: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契约的联结,企业的效率在于选择适当的契约形式来控制和激励企业的参与者,而且通过“制造还是购买”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边界。企业理论•主流企业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新的企业理论:•Ⅰ主流企业理论虽然揭示了企业的契约性质,但忽略了企业的生产性。任何一个企业仅仅靠节约交易费用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它还必须有能力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后者可能更为重要。——企业的能力理论。•Ⅱ主流企业理论遵循科斯的“市场——企业”两分法,把企业间的主要关系定性为竞争关系。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企业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而且还有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些介于企业契约和市场契约之间的、掺杂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便构成了复杂的企业间网络。基于“市场——网络——企业”三分法的“企业间网络理论”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企业理论•Ⅲ主流企业理论关于“制造还是购买”的逻辑中企业已经存在,需要研究的只是企业的边界。易言之,主流企业理论并没有很好地研究企业的起源和发展。于是,“企业家及其企业理论”就应该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Ⅳ主流企业理论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前提下展开的,现实中还有工人自治企业和合作社——劳动管理型企业理论。企业理论•简单介绍了这么多企业理论,目的只有两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快速结识一下企业理论的大家庭成员,并希望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理论下一个家庭成员会是谁呢?企业理论•2.科斯之前的企业理论•2.1斯密的企业理论•斯密的企业理论是关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理论。在斯密看来,企业内劳动分工可以通过专门技能、专门职业、专门工艺和专门机器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扣针的例子)。从这样的视角看,企业不过是那些具有专门技能、分属各种职业的人集中在一个作坊内,利用专门机器实现某些特殊工艺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理论•斯密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指企业内部经济的专业化。斯密考察的是手工工厂内内部分工,斯密时代流行的是家庭作坊。手工工厂类似于现代企业组织,家庭作坊则类似于市场组织,是什么促成了手工工厂的形成呢?•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斯密定理。在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来源于类的交换倾向即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贸易;劳动分工的程度则要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苏格兰高地人人事事亲力亲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劳动分工和专门化职业;随着市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单个人的生产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手工工厂。企业理论•斯密企业理论的问题•按照斯密定理的逻辑推下去,必然出现两难困境:如果的确是市场范围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必然是垄断;如果典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那么斯密定理一定是错误的。•施地格勒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的呢?想一想,且听下回分解。企业理论•简要评论:斯密定理为我们研究企业提供了重要线索,触及了企业本质这一重要主题。•2.2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马克思更关注分工的另一面——协作。马克思指出: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企业理论•资本的职能具有特殊性,体现了劳资的对抗。•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对协作的研究与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不谋而合,如团队生产理论。•2.3马歇尔的企业理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用六章(八——十三章)的篇幅讨论企业问题。马歇尔有关企业的研究全面而深刻,我们时常在现代企业理论文献中见到它们的影子。在这些章节里,马歇尔试图回答分工经济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哪些组织更适合于从环境中获得好处,以及报酬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等问题。企业理论•2.3.1分工、知识和组织演化•马歇尔延续了斯密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并它与组织联系在一起。马歇尔认为组织具有多种形式,工业组织不过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由于采用组织的视角,在研究工业组织时,马歇尔比斯密和马克思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不仅关注企业内分工和协作,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联系,即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分工。•对于组织的研究,马歇尔深受生物学家的影响,认为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经济系统作为有机体,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技能再分枝部分增加,另一方面使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加强。马歇尔把再分枝部分增加称为“微分法,如分工、专门技能、知识等形式,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加强称为“积分法”,如交通、金融、通讯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这里,马歇尔明显构造了符合报酬递增的组织演化路径,其中组织内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间关系越来越密切。(阿瑟)企业理论•组织演进的机制是自然选择,即那些最善于利用环境服务于自己目的的组织趋于存在,善于利用环境的组织往往会有利于作为环境的其他组织,但有时却有害的——诺斯的“适应性效率,锁定效应”由此而来。•马歇尔的组织理论为研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不仅要研究企业内的分工和协作,而且要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理论•2.3.2组织特征与绩效•不同形式的企业组织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如大企业的优势在于专门机械的使用与改良,小企业在于监管;私人合伙组织具有灵活性;大的股份公司则使许多没有经营知识的人有了投资渠道。•2.3.3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以经济生物学的眼光研究企业,不仅关注企业内部,也关注企业外部,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概念。企业理论•简要评价:马歇尔的思想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源泉,值得同学们关注。•2.4奈特的企业理论——《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解释了利润的存在及性质,也涉及企业的存在及组织问题。•奈特认为,正是不确定性和错误预期的可能性导致了利润。不确定性指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每一种状态,但却无法对每一种状态赋予确定的概率值;风险则指不仅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每一种状态,而且知道每一种状态的概率值。风险可以规避,但不确定性无法通过保险而避免。企业理论•奈特认为,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行动的实际执行变成了次要部分,而首要的问题则是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决策和控制职能的集中便是企业家职能的出现。此时,因为人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智力的差别,承担不确定性成本的任务就落在企业家身上。企业就成为企业家和工人分担不确定性成本的一个装置,企业家负责决策和管理,承担经营波动的利润或损失;雇员接受固定工资,负责执行,免受经营波动的风险。企业理论•简单的评论:企业家真正的职能可能在于他不仅是要承担不确定性的后果,而在于要努力挖掘新的知识和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性,从而赢得收益。•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后,无忧无虑的生活就结束了。自此以后,人类就始终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中。企业理论•2.5伯利和米恩斯——《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1932年•公司特征:少数控制;私人控制型;管理控制型•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2.6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自巴纳德以后,人们开始研究组织内部。•组织是如何随环境变化而调整的?企业理论•权威——相互同意;雇佣关系——个人评估,同意在一定范围内接受服从权威;非正式组织;激励的节约——效力和效率,非物质激励;经理人员的职能——提供信息交流、获得必要的个人努力、制定目标。•2.7新古典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的企业理论仅仅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理论。企业理论•3.科斯的企业理论•从何而来(理论背景);具体内容(本质、边界、资源配置的组织方式的选择);可以用其解决哪些现实问题(如计划经济为什么不可行);向何而去(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企业理论•4.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当科斯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之后,我们会发现企业是一个充满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与此同时,也是充满机会主义行为的世界。在企业里,可以交易的对象非常有限,并且企业相关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不再是匿名交易,而必须靠各种复杂的契约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如何让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讨论与企业理论有关的契约理论、企业的酬薪制度、科层制度和企业的性质——完全契约框架下的企业理论。企业理论•4.1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完全契约理论的假设中,在当事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