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1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环境与运动(一)填空题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受控装置包括器官和器官,受控对象为机体深部温度。2.人体的体温与人体的代谢有关,在一天中最低,最高,这种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3.机体对冷环境的反应可归纳为和两个方面,长期工作在冷环境可产生.4.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是由于与接触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眼和鼻黏膜刺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因生理机能障碍而加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5.在热环境下运动可能出现热造成的危害,包括、、热衰竭和等热疾病。6.运动员因时差而影响生物节律可采取两种调整对策:一是按预先调整生物节律;二是,使生物节律逐步与环境变化同步化。7.机体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到达皮肤,通过传导、、、的方式向体外散发。8.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着气体交换,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大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和的必要条件。9.对大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和。10.高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对诸因素的影响,因而,人在高原时最大吸氧量明显。11.大气污染会导致持续运动的能力,污染程度越,持续运动的能力下降越明显。12.体温的相对稳定,乃是在机构的控制下,体内过程和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13.长期在水环境运动,可改善机体内的能力,进而提高人体对水的冷刺激的能力。14.水环境中的运动,对人体功能影响较之其他运动项目深刻,这和水的及特性有关。15.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两方面,一是二是。16.人在一天中会出现个功能高潮,它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有关。17.在高原无论是安静时还是运动时,呼吸都会。18.海拔高度越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就。19.高原可使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增多,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20.长期身体训练可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可改善肢体功能。21.低温可反射性地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机体的氧耗。(二)判断题1.外界环境的温度越高,机体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就越少。()2.人在寒冷环境下,骨骼肌寒颤加强,促使产热量增加,是冷适应的标志之一。()3.高原服习,表现从事耐力项目或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得到提高。()4.水环境可使循环功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因此,在水中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以及最高心输出量都高于陆上水平。()5.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6.在大气污染的条件下运动使人体吸入的有害气体无明显增加。()7.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对自然环境诸因素变化的一种适应。()8.健康人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9.大气尘粒与SO2共存的协同作用对人的毒性更大。()10.体温的日节律与肌肉活动以及耗氧量等因素有关。()11.运动后,直肠与皮肤温差增大,是体温调节能力提高的良好反映。()12.大气污染对人体产生的急性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是以某种或某些毒物急性中毒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毒物直接作用的结果。()13.热习服的人,运动时虽皮肤血流减少,但伴随排汗能力提高,机体外周导热能力增强。()14.如果在污染严重的室内运动或健身,由装修材料引起的人体伤害就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将必然会产生可怕的后果。()15.生物节律的存在揭示内环境的稳态呈现节律性的波动。()16.体温调节是通过人体自身调节系统,即生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17.热习服时,出汗和蒸发散热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外周导热能力提高。()18.在水环境中运动,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陆地上要求相同()。19.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与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不同而有差异。()(三)单选题1.有关生物节律的错误叙述是()。A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界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结果B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固有的节律C它通常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D意义在于生物体对外环境的变化能做出更好的前瞻性反应2.正常人直肠,腋窝和口腔温度的关系是()A直肠>口腔>腋窝B直肠>腋窝>口腔C口腔>腋窝>直肠D腋窝<直肠<口腔3.在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时,身体散热的重要方式是()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4.日体温的周期性变化表现为()A清晨2-6时体温最低B午后2-4时体温最高C午后4-6时体温最高D午夜0时体温最低5.在高原,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氧B低气压C低气温D生物节律的改变6.体温是指()A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B人体内部的温度C人体的口腔、腋窝、直肠的温度D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均值7.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A脊髓B脑干网状结构C下丘脑D延髓8.空气质量被描述为中度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为:一定时间接触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运动耐受力(),健康人群中普遍()。()A显著加剧,不变,出现症状B显著加剧,降低,出现症状C不变,降低,无变化D无变化,不变,症状明显9.体内产生的热量,实际上来自于()A细胞的物质代谢B细胞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C细胞中的物质氧化过程D细胞从外界摄取的能量10.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机体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散热()A辐射B蒸发C对流D传导11.空气流动散热快的原因是()A辐射B蒸发C对流D传导12.给高热病人使用冰袋降温是增加()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13.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A耐热性得到改善B耐寒性得到改善C耐热性和耐寒性都得到改善D耐热性和耐寒性都无改善14.将中暑病人衣服解松,用扇子扇风是增加()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15.墨西哥奥运会资料认为导致有氧运动能力下降的临界海拔高度是()。A1000米B1200米C1500米D2000米16.初上高原进行亚极量运动时,生理功能的变化是()A肺通气量减少B心率减少C心输出量增加D摄氧量增加17.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是()A辐射B蒸发C对流D传导18.水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表现在完成与陆地上相同强度运动时()A肺通气量增大B吸氧效率下降C心输出量减少D搏出量增加19.高原训练对人体的负荷有()A运动缺氧负荷B高原缺氧的负荷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四)多选题1.下列影响皮肤温度变动的因素是()A大量出汗B环境温度的变化C皮肤血流量改变D精神紧张2.有关自主性体温调节机制的正确叙述是()A通过调节体内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稳定B由体温的自身调节系统来实现C其中的调节方式类似恒温器的调节D包括人行为性的体温调节,如人为采取的保温和降温措施等3.大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效应有:()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急性作用D慢性作用4.人体运动和劳动时,热应激反应的表现是()A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B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钠离子的丢失过多C排汗明显,尿量减少D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能量代谢率提高。5.冷习服的标志是()A皮肤冷感觉阈上升,寒颤发生推迟;B手、足温度下降;C非寒颤传热增加;D路易斯反应时间延长。6.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特点是:()A涉及面广,易感性差异较大B低计量、长时间的作用C多途径进入人体D多种因素同时存在7.人体高原习服的表现是()A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的容积密度减少;B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C血红蛋白的氧离曲线左移;D安静和次最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下降。8.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需要对大气环境提出要求,应选择的环境有()A无大气污染的环境B污染较重的环境C污染较小的环境D有无污染的环境均可9.大气中的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单独的影响B相加的影响C互相削弱的影响D协同的影响10.要使高原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因素()A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B持续时间C强度D高原训练后出成绩的时间11.评定人体对冷习服的基本测验方法有()A测定产生寒颤的皮肤温度阈值B测量手和足的温度C观察在寒冷中睡眠的能力,未经习服的人会因打寒颤而不能入睡D测定体温(五)名词解释1.自主性体温调节2.热习服3.高原适应4.生物节律5.中暑6.大气污染7.体温8.对流9.大气环境10.生物节律起搏器11.非同步综合症12.末梢血管紊乱反应(六)简述题1.简述冷环境的适应。2.简述热环境运动时的生理反应。3.简述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热伤害。4.简述生物节律的合理利用及重要意义。5.简述大气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6.简述高原训练的人体生理负荷。7.简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特点。8.简述在高原训练中,掌握好强度的主要因素。9.简述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对大气环境的要求。10.简述评定人体对冷习服的基本测验方法。11.为什么水中运动能量的消耗比在陆上进行同强度、同时间的运动要大?12.简述运动员因时差而对生物节律发生影响可采取调整对策。(七)论述题1.试述人在水环境运动的急性适应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2.试述高原习服的生理学基础及其意义。3.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效应关系体现的主要方面。4.试述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5.试述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下丘脑;产热;散热2.凌晨2~6时;下午2~6时3.产热;保温;冷习服4.污染物;呼吸道黏膜表面5.脱水;热痉挛;中暑6.将要到达的比赛时区的昼夜节律;提早到达比赛地区以适应时差7.对流;辐射;蒸发8.人体生理机能;健康9.氮氧化物;二氧化硫10.循环呼吸;下降11.下降;严重12.体温调节;产热;散热13.体温调节;适应14.呼吸;密度;压力15.生物固有节律;生物节律受到自然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能与环境同步16.两个;节奏变化17.增加18.越低19.提高20.促进;末梢循环21.增强;增加(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错11对12对13对14对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三)单选题1C;2A;3D;4A;5A;6B;7C;8B;9C;10B;11C12D13A14C15B16C17A18C19C(四)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C;5.AC6.ABCD7.BD8.AC9.ABD10.ABCD11.ABC(四)名词解释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寒颤等生理反应经常维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称自主性体温调节。2.不间断或反复居留在高温气候中,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身体对抗热应激的稳定性得到发展,对炎热的耐受能力提高,出现热适应状态为热习服。3.人体在高原可以产生适应现象,当人们在高原呆上几天或几周,机体对空气较低的氧分压做出相应地调整,而产生一定程度的适应,为高原适应4.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按一定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则称为节律性变化,而这类变化的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5.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热紊乱,它需要立即进行医疗监护。它的典型症状为:体内温度超过40℃,停止出汗,皮肤干燥,脉搏和呼吸加快,高血压,意识混乱和没有意识。如果没有治疗,中暑就会发展为昏迷和很快死亡。治疗包括冲凉水浴,或敷冰块,或用湿床单包裹身体并加强对流,以使体温很快地降低。6.当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时,就破坏了大气正常组成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的平衡体系,对人体、动植物、物品材料和工农业生产等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成为大气污染。7.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8.对流是体热借助于空气的流动而散热于体外的一种散热形式。9.大气环境是指大气中占空气重量95%左右的地面上12千米的对流层。10.控制生物机能周期性变化的生物节律中枢被称为生物节律起搏器。11.因外界环境的急性变动时会引起机体暂时的生物节奏失调。可出现暂时性疲劳、失眠、胃肠道障碍、性功能障碍、精神及运动能力下降等各种各样的身心功能障碍,被称为非同步综合症(时差病)。12.寒冷时末梢血管会出现扩张和收缩,引起皮肤温度上升或下降,这种反应也称路易斯反应或末梢血管紊乱反应。(六)简述题1.人对冷环境的适应表现为:①代谢型服习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生活人基础代谢率平均高于温带地域的人14—17%。这是人体通过提高产热而达到寒冷习服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