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系摘要: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在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从实践的观点,从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上,深入地阐明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问题。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1自然辩证法的介绍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1.1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1.2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1.3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此,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工作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自然辨证法作为一门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必须借鉴与吸收国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当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与生态化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就必须牢牢抓住现代科学技术不同于传统科学技术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齐曼称之为后学院科学)在科学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上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遍及世界的变革,这就是出现了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科学研究一技术开发一市场营销。科学技术业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其特点在于:以研究与发展为基本过程、以创新(科学、技术、管理与制度等的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与效益(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效益)为目标进行集体化、产业化马体制化的社会活动。因此,自然辩证法必须围绕现代科学技术的过程、动力与目标,研究它在社会中是如何运行的,为保证它的运行需要建立哪些体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世界的形势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合什么影陶以及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中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2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工业化过程开始的。所谓现代化一般认为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化过程并没有改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方向,只是现代化的任务与内容有所不同罢了。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并且,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价值观念不同,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任务也不同。因面在当代呈现出各种现代化理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总结了中同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提出的。根据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科学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的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蓝图是:征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向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现代化进程是上述这几个方面的互动过程,其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3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1950年至1952年底,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运动,从教育界扩展到文艺界和整个知识界。当时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读的重要课目有:《社会发展史》、《思想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等。特别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重要文章,是从自然发展史过渡到社会发展史的桥梁。一些积极分子学习了《反杜林论》、《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列宁和斯大林论科学技术等著作,广大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开始注意以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待学术问题。一些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不仅投入到学习运动中,而且结合本专业讲解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得和体会,如池质学家李四光、人类学家裴文中、数学家华罗庚等。都在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的论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很大的影确。3.1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被列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3.1.1介绍苏联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上有40年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自然辩证法领域中大量翻译介绍了苏联研究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和各门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的文章,如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因果观研究,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池质学的哲学问题的论文和著作。3.1.2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2月,在周思来主持下,领导制订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2年(1956一1967)发展远景规划。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研究规划草案》,它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组成部分。3.1.3自然辩证法与党的科技政策有密切的联系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因而,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1956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在山东青岛召开遗传学讨论会。这是“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后,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以遗传问题为典型,纠正了我国过去在学习苏联中所犯的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粗暴批评的错误,摘掉了强加给摩尔根学派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三顶帽子。3.1.4自然辩证法在全国推广1960年8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一次自然辩证法座谈会,交流1956年以来,各工厂、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学习情况和经验。会议研究了技术发展的辩证规律,提出了研究科技理论的观点与方法。随后许多省市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积极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从1961年起,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3.2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3.2.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筹备与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的兴起1977年12月至1978年1月,作为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的一部分,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会议强调了大力开展自然辩证法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制定了41978—1985年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规划纲要》(初稿)和编辑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的方案(草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由于光远、周培源、李昌、钱三强等在会议期间发起,于1978年1月16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1978年7月,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自然辩证法第一次讲习会。参加讲习会的有来自全国500多个单位的1500多人,23名自然科学工作者、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就数学、物理学、化学、大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科技史以及自然辩证法理论和历史等方向,作了24个学术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辩证法学术活动中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3.2.2中国白然辩证法研究会的成立与自然辩证法的新任务1981年10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台成立大会及首届年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总结了1978年以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工作经验,交流了学术成果,特别是研究和讨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如何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3.2.3自然辩证法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下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震撼着整个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制订对策,各个领域的学者热烈地讨论,为自然辩证法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它把研究扩展到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等重大课题上。3.2.4自然辩证法课程为思想理论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因而自然辩证法课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4结论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作为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子系统,必然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并且必然要受制于社会运行环境系统的综合影响。从系统的观点建立科学技术的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并使之制度化,以便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保障其健康持续地运行发展,这是科学技术社会运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从实践的观点,从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上,深入地阐明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问题。当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性,产生了现代科学社会运行的新观点与新规划,为了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深入研究世界科技史、中国科技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以便保证科学技术业按照历史发展规律顺利前进。参考文献: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