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三十三章-其他病毒和朊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吉娃娃西施犬贵宾犬北京犬狐狸犬蝴蝶犬秋田犬德国牧羊犬纽芬兰犬犬狗具有忠诚、勇敢两大天性,为人类作出了许多有益的事,如看门、猎守、劳役、侦察、破案。沙皮犬——世界上最珍贵的犬种之一威尔斯柯基犬——英国王室的宠物法兰德斯牧牛犬——牧牛犬、导盲犬、,警卫犬、搜索犬藏獒-----犬王患狂犬病的病狗图——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巴斯德死亡之谜•李寻欢,55岁,因肌肉高度紧张和唾液分泌过多而入院。他妻子说他最近出现发热和寒颤,身体虚弱,拒绝进食,因不明原因脾气暴躁,难以自控。他是一个狂热的户外运动者和洞穴探险者。病人入院后不久,便有恐水症和癫痫发作,神志清醒和幻觉交替。4天后,病人死亡,常规血和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大脑尸检表明有内基小体的存在。5本章重点1狂犬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2HPV的致病性★呈弹状(75×180nm)★有囊膜,衣壳螺旋对称。★单股不分节负链RNArabiesVirus生物学特性基因组长约12kb★M1、M2蛋白:衣壳和囊膜的基质★L蛋白:聚合酶★G蛋白:病毒刺突与致病性有关★N蛋白:核蛋白保护RNA病毒复制•能在很多体细胞上复制,与乙酰胆碱受体有特异亲和作用•吸附后靠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由病毒RNA聚合酶转录出5个mRNA•在内质网出芽方式释放内基小体(Negribody)侵犯宿主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于细胞浆中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宿主范围广所有的温血动物蝙蝠无症状感染狗、猫、鼠、家兔豚鼠、马、牛、羊致命•病犬(80%-90%),少数来自野生动物。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动物多达30余种。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狼、狐狸、臭鼬、蝙蝠和浣熊等)及家畜(犬和猫)中传播。•多数动物发病后死亡,少数病后成为病毒携带者,蝙蝠、鼠类、犬等感染后为无症状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外观健康家犬平均带毒率14.9%(8-25%)传染源14提醒大家引起重视•狂犬病并非必须有野狗咬伤史;•狂犬病中88%是由豢养宠物引起,最多的是宠物狗,2%是由猫引起;•生食狗肉,增加了患病机会;•沾有狗体液的手去触摸眼睛和嘴唇可感染病毒。•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其次为经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少数通过对病犬宰杀等感染。人被蝙蝠咬伤或吸入蝙蝠洞内的空气而患狂犬病。•易感性:自然界所有温血动物均敏感而易患。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60%。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发病率可降至0.15%。2020/5/2216●可于鸡胚中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鸭胚细胞中培养增殖疫苗抵抗力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分钟即灭活。●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4℃可保存1周,如置50%甘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1周。狂犬病病毒↓咬伤处,1-3月进入机体,肌纤维细胞增殖沿神经轴索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细胞增殖引起损伤↓离心性,沿传出神经唾液腺,泪腺,角膜,鼻粘膜,皮脂腺,心肌,骨骼肌,肺,肝,肾等不引起病毒血症病死率最高传染病近乎100%Rabies:胡说、乱骂,患者常表现为:①发热、头痛、乏力;②异常兴奋、狂躁,恐风恐水;③不认亲人,咬人、学狗的姿态;④局部感觉异常;⑤步态蹒跚如醉汉;⑥咽喉肌、呼吸肌痉挛,继之流涎、会厌麻痹,呼吸衰竭、停止,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被狂犬咬伤的部位和程度被咬伤者的健康状态、抵抗力的强弱救治措施是否及时合理人被狂犬咬伤以后是否发病该狂犬所带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大小进入人体内病毒的多少微生物学诊断检查咬人动物●观察7~10天,是否发病。●杀死,取脑。★作病理切片检查包涵体。★荧光标记抗狂犬病毒血清染色,检查抗原。★用同位素标记的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检测狂犬病毒RNA。检查患者●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细胞内病毒抗原。唾液沉渣涂片,睑、颊皮肤活检。●RT-PCR防治原则●捕杀野犬,管理家犬,注射犬用疫苗。●饲养员应进行预防接种。地鼠肾原代细胞或二倍体细胞培养制备灭活病毒疫苗人被疯狗咬伤后,应立即:(1)伤口处理:20%肥皂水,0.1%新洁尔灭,70%酒精。(2)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必要时在伤口周围作浸润注射,使残余病毒灭活。(3)注射狂犬疫苗,在病毒未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前获得免疫。目前采用的五针免疫程序是0、3、7、14、30天各注射一针。全程免疫后7-10天出现中和抗体,并保持免疫力1年左右。24h内接种最好,最晚不要超过72h治疗●单室严密隔离患者●避免一切刺激第二节人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主要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的增生性病变•高危性HPV(16型、18型等)与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低危性HPV(6型、11型等)引起生殖器尖锐湿疣HPV型别相关疾病1、4跖疣1、2、4寻常疣3、10扁平疣7、40屠夫寻常疣5、8、9、12、14、15、17、19~25、36疣状表皮增生异常6、11乳头瘤、口腔乳头瘤6、11尖锐湿疣(STD)16、18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31、33、35、45、51、52、56、58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相关HPV型别与疾病的关系形态结构呈球形,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病毒基因组环状dsDNA,早期区(E区)晚期区(L区)非编码的上游调节区(URR)。生物学性状早期区E1、E2基因与病毒复制、转录调控有关;E5、E6、E7基因与细胞转化有关。晚期区基因编码病毒结构蛋白(L1和L2)。应用基因克隆和分子杂交方法来确定HPV的型别。至目前为止已发现HPV有100多个型别。分型组织亲嗜性:HPV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对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有高度的亲嗜性。HPV的复制依赖于细胞的分化阶段。HPV复制诱导上皮细胞增殖形成乳头状瘤,称为疣。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途径:HP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生殖器感染主要由性接触传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被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仅限于局部皮肤和黏膜中,形成各种疣,不产生病毒血症。不同型别的所侵犯的部位和所致的疾病也不尽相同尖锐湿疣侵犯女性外阴、阴道和宫颈男性阴茎、肛周及肛门,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病损部位形成突出于黏膜表面、粗糙的疣,有蒂柄连接,多个疣常可聚集成群发生融合。尖锐湿疣可以发生癌变尖锐湿疣HPV与宫颈癌HPVl6、18、31和33等型别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90%宫颈癌可检出HPVDNA。HPV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是肿瘤发生的前提。致癌机制主要与HPV早期基因及表达产物的转化作用有关。E5、E6、E7与抑癌基因P53和Rb的产物结合,干扰其正常功能,使细胞向恶性转化。微生物学检查法临床上典型的乳头瘤或疣容易诊断。组织学检查电镜检查免疫学检查:CD-14免疫染色法核酸检测:DNA杂交法防治原则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HPV基因工程疫苗正在研制中。局部治疗方法:局部涂药,如5%5-氟尿嘧啶(5-FU);用激光、冷冻、电灼或手术等方法除去疣体;局部注射干扰素。这些方法可将局部病灶去除,但不能根除周围正常组织中的病毒,因此常有复发。细小DNA病毒Parvoviridae最小且最简单的DNA病毒,可分成两类,一类可自己进行复制,另一类则要依赖其他种类的病毒才能进行复制。人细小病毒B19:引起传染性红斑、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发生再障危象、免疫抑制患者慢性贫血、孕期流产、死胎细小DNA病毒Parvoviridae人类博卡病毒HBoV: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腺病毒伴随相关病毒AAV:属于缺陷病毒,可用于基因治疗。痘病毒•痘病毒科•体积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DNA病毒•只感染人的是天花病毒和传染性软疣病毒•所致疾病–天花人群普遍易感,唯一传染源是患者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高热、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水疱或脓疱等症状WHO1980年5月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灭绝由于计划免疫的终止而形成的人群无免疫状态,导致天花病毒成为潜在的生物武器而受到重视–人类猴痘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发生水疱和脓疱,并伴有出血倾向–牛痘是牛痘病毒引起的挤奶工人等密切接触者的轻度皮肤水疱样改变,一般无严重的全身感染痘苗病毒(vacciniavirus)是一种牛痘病毒的毒力变异株,与天花病毒具有交叉免疫原性,主要用于天花的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后通常仅于接种部位引起轻微的皮肤反应,但是在免疫缺陷的易感人群中可能引起严重的进行性牛痘(progressivevaccinia)、疫苗接种后脑炎(post-vaccinalencephalitis)和扩散性种痘疹(generalizedvacciniarash)等疾患–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白色的疣状物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播,人是其唯一的感染宿主,儿童多见该病毒也可以经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传染性软疣软疣可自行消退,不留疤痕•免疫接种痘苗病毒可以预防天花、人类猴痘的发生博尔纳病病毒BDV•是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博尔纳病病毒属(Bornavirus)的原型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型,有包膜•核酸为8,900bp的非分节段、线性、单负链RNA•转录和复制在细胞核内进行•BDV具有非致细胞病变作用和高度的嗜神经性•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引起感染•感染宿主范围广,可以引起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持续性感染密切接触传播•具有嗜神经性,主要侵犯大脑边缘系统、海马等部位,形成持续性感染•与人类的某些精神疾病相关•简述狂犬病的预防对策?•什么是内基小体?•尖锐湿疣和宫颈癌与哪种病毒感染有关?复习思考题库鲁病(Kurudisease)普鲁西纳(S.B.Prusiner)1982年美国学者普鲁西纳首次证实羊瘙痒病致病因子的本质是一种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颗粒(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命名为prion。荣获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盖达塞(D.C.Gajdusek)50年代末,美国学者盖达塞克证明库鲁病是人类第一个由“慢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荣获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感染了瘙痒病的实验动物脑组织匀浆提取蛋白质反转重复聚焦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未发现核酸,蛋白质仍具有强感染性紫外光照射DNA酶蛋白酶RNA酶处理蛋白变性剂处理仍有较强感染力失去感染力本章重点1朊粒的概念2常见的朊粒有关疾病一、生物学性状*prion在电镜下呈纤维状或杆状,称羊瘙痒病相关纤维(SAF)。*在某些TSEs的脑组织中prion可聚集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淀粉样蛋白斑块。SAF一、生物学性状*prion的本质:异常折叠的朊蛋白*朊蛋白(prionprotein,PrP):由宿主细胞PrP基因编码产生人类PrP基因(PRNP)位于第20号染色体小鼠PrP基因(Prnp)位于第2号染色体•当大多数蛋白主链伸展形成β-折叠片时,PrPc就转变为PrPsc。也就是说,细胞PrPc是PrP的展开形态,而它的重新折叠就变成PrPsc。PrPC与PrPSc的主要区别有致病性与传染性无致病性感染动物正常及感染动物存在抗性不可溶敏感可溶对蛋白酶K的抗性在非变性去污剂中β-折叠占50%,ɑ-螺旋占20%ɑ-螺旋占40%,β-折叠仅占3%分子构型PrPCPrPSC病毒:蛋白质外壳+核心(核酸)保护核酸,遗传上起重要作用蛋白质本身并无遗传性Prion/PrP/朊粒/朊蛋白:是正常宿主基因编码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传染因子,具有传染性,抵抗力强,潜伏期较长。引起致死性退化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t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朊粒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至今未发现朊粒含有核酸。感染后潜伏期长,宿主无免疫应答,无炎症反应,疾病不会康复,最终死亡。朊粒的超级抵抗力1320C高压消毒5h,1mol/LNaOH浸泡污染物1h,含有效氯0.0165次氯酸钠处理2h等方法可使PrP丧失感染性。疯牛病,与病牛接触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