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 科学发展 走出困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科学发展走出困境---改革开放30周年临夏扶贫开发工作巡礼临夏州扶贫办主任慈延祯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的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七县一市,高寒阴湿区、干旱山区和川塬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东北部为干旱山区,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山区。全州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年平均降水量537毫米,蒸发量1323.7毫米。全州总人口197.1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3.86万人,耕地面积214.93万亩,山旱地占62%,人均占有耕地1.2亩,2001年国家确定7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也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回顾篇临夏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落后是临夏州最大的州情。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人均农民纯收入仅有49.89元,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山区两个贫困带上,贫困问题十分严重。2007年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的38.5%,其中最为贫困的东乡族自治县仅为全国的29.2%,自然灾害频繁,南涝北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2民群众,树立长期扶贫的思想,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团结拼搏、敢闯敢干”的临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解决群众温饱和农村“五难”问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打水窖、兴水利、修梯田、铺农路,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引牛引羊、种草养畜、改良品种、调整结构,扶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异地移民、危房改造、科技培训,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1983年“两西”农业建设确定东乡、永靖两县为“两西”农业建设县之后,正式拉开了临夏州扶贫开发的序幕。1983-1987年“两西”建设的五年中,组建成立了组织机构,遵照“三年停止破坏,五年恢复植被”,“有水路走水路,无水路走旱路,水旱都不通,另找出路”的“两西”建设方针,全面实施“供煤植薪”政策,在实施大规模种草、植树造林的同时,通过投亲靠友和政府有组织移民,基本缓解了“两西”地区铲草皮、挖树根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河西移民,大大缓解了干旱山区人口压力,逐步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恶性循环格局。据统计,东乡、永靖两县先后投入“三西”专项资金2659.96万元,先后修建了东乡县皇渠、永靖县拥宪渠等一批水利工程,移民1.563万人,基本解决了5万多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5万多亩,植树10万多亩,以永靖西山片、东乡东北片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3恢复。1987年国家确定积石山、临夏、和政三县为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县,1990年广河、康乐两县又纳入高寒阴湿国扶贫困县,东乡、永靖两县继续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届时,临夏州除临夏市外的七个县被国家和省上全部纳入国扶贫困县,我州的扶贫开发工作步入了全面扶贫阶段。在1987-1993年期间,国家和省上对临夏州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重点倾斜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先后投入“三西”专项和各类财政扶贫资金9148.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7953.1万元,重点扶持贫困乡、村养殖业、种植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两西”移民1.2万人。通过全面启动“温饱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缺粮少吃的问题;通过以种草养畜为内容的养殖业发展,突出解决了贫困群众缺衣穿、缺钱花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干旱山区群众缺水的问题。在全面扶贫阶段七年中,全州以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双三百”为标准,累计基本解决3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州贫困人口由1986年底的57.75万人减少到1993年底的27.7万人,贫困面由42.43%下降到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38.51元增加到1994年的509.14元,全州贫困面下降22个百分点。全州农村贫困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长期以来造成的农村贫困危机得到初步的缓解。4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实施,国家全面实施开发式方针,临夏州扶贫开发工作进入集中攻坚阶段。1994-2000年的“八七”扶贫攻坚时期,根据国家新的扶贫政策方针,确定临夏州贫困人口66.65万人,贫困面43.05%。在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过程中,结合州情,制定了《临夏州“六七”扶贫攻坚计划》,其宗旨是到2000年全州基本解决66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八七”扶贫攻坚投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37729.2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4026.08万元。完成“两西”移民1.54万人,1996年启动实施疏勒河世行贷款移民项目,东乡、积石山两个自治县试点移民4187人,新疆劳务移民4167人;农、林、牧、水、电、路、科技培训等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全面实施,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吃不上水的问题,全面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和“122”雨水集流工程,在解决干旱山区群众饮水问题的同时,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林牧综合开发提高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畜牧业存栏不断增加,经济林、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基本条件的改善,农副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增加了群众收入,加快了解决温饱的步伐。到2000年,按照国家和省州规划目标,临夏州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全州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66.65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7.77万人,贫困面由43.05%下降到4.65%左右,贫困面下5降38个百分点。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视、广播进入千家万户,农用机动车辆得到普遍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集中攻坚的七年是扶贫开发难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七年,基本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从救济型向开发型的转变,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2001年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国家确定除临夏市外的7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夏州进入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临夏州7个重点县的110个乡镇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占全州当年133个乡镇的82.71%,753个村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占全州1149个村的65.54%。2001年国家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核定绝对贫困人口23.81万、625-865元核定低收入人口63.97万,确定临夏州贫困人口87.78万人,贫困面52.52%。在七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要求,全力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紧紧围绕全州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奋斗目标,努力解决农村“五难”突出问题,以参与式整村推进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科技扶贫,狠抓劳务移民、社会帮扶、新农村建设、小康建设、“321”结对帮扶等各项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中央和省上进一步加大对少数6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扶持力度,2001-2007年共安排临夏州财政扶贫资金61176万元,年均安排资金8739万元,特别是2007年扶贫资金总量突破了亿元大关,达到11147.25万元。2007年东乡县被国家列为甘肃省唯一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扶持资金1000万元,同时,和政县被国家列为全国科技扶贫试点县,增加扶贫资金200万元。通过全州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州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87.78万人下降到2007年的57.5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30.27万人,贫困面从2000年的52.52%下降到2007年的33.08%,贫困面下降了19.4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010.56元增加到2007年的1595元,增加584.44元,年均增加83.49元,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州正在从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迈进。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使扶贫工作跃入新阶段扶贫开发时期,为谋划扶贫工作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考篇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两西”农业建设开展大面积区域开发以来的扶贫工作,临夏州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7吃饭问题、喝水问题,告别了大面积绝对贫困,贫困程度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但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原因,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等基本州情仍没有改变。临夏州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扶贫开发仍面临着六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贫困面大。8县市中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4个乡镇中有104个重点乡,1149个行政村中有753个重点村,2007年农业人口173.86万人中有57.51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位居甘肃省第二位,东乡、积石山两个自治县和临夏县贫困人口在10万以上,和政、康乐两个县贫困人口在7万以上,永靖、广河两个县在5万以上,贫困面33.08%。---贫困程度深。2007年临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相差734元、与全国相差25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68.5%、全国的38.5%,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东乡县仅为1209元。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山区两个贫困带上,有3.4万贫困户住在危房中,还有31.33万人吃水困难,绝大部分边远山区没有解决“五难”问题,新时期以来因灾返贫问题导致临夏州脱贫速度处在甘肃省末位,贫困问题十分严重。随着国家提高扶贫标准,据调查,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将达到138.32万人,占全州农村总人口的79.56%,而且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分布的状况将更加突出。8---返贫率高。自然灾害是我州农村致贫、返贫的最主要因素。全州正常年景返贫率在10%以上,灾害年景高达45%。2007年解决贫困人口7.35万人,受洪涝等灾害返贫人口高达8.52万人,当年返贫人口超过了脱贫人口。---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只有1.1亩,且62%耕地是山旱地,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自然条件严酷。南涝北旱,永靖、东乡北部干旱山区十年九旱,积石、太子山麓等高寒阴湿山区十年九涝,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等资源十分匮乏。---区域差距、城乡和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7年我州东乡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9元,而临夏市为3478元,东乡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临夏市的34.8%。城乡差距不断拉大,2000年全州城乡居民收入为3.23:1,2007年全州城乡居民收入为3.68:1。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通过25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依然成为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着眼于扶贫工作科学发展,对导致我州贫困深层次的原因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州穷民穷。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实力弱成为致贫的重要因素。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位列全省倒数第二位,9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排列倒数第一位,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位列倒数第三位,州、县财政十分困难,财政自给率仅为10.5%。2.58万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难;389个村无卫生所,地方病患者达到8.6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5%。---由于投入严重不足,重点项目少,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或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长期以来占全省的比重一直在1.5-2.5%之间,2007年临夏州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位列倒数第一,仅有31.93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620.8元。2007年安排我州扶贫资金1.11亿元。从2000年开始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到2007年完成380个整村推进项目,还有373个重点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每年1/3多的扶贫资金用于道路、人饮、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而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