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特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送别诗一、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丽,可以和爱情诗、思乡诗、悼亡诗等量齐观。二、送别诗的分类:(1)有送诗与别诗之分:送别之诗,有送有别。一般说来,送则己为主人,送客远去;别则己为客人,别人而去。别不必有诗,而送则必有诗作。故诗人集中,往往多“送”而少“别”。“‘送别’之作比‘留别’之作多的直接原因,乃是他们自身踏上旅途之际的身心负担,使他们充裕创作的精力大为减少之故。”——日本·松浦友久(2)按送别对象:与亲人别、与朋友(文人或战士)别、与爱人别。三、送别诗的诗题特点: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留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别)××”/“赠××”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一般用抽象性高的诗题,这是相当明显的特点。四、送别诗的常见意象: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第二,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第五,唱歌踏歌送别。《离歌》、《骊歌》、《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劳歌》“劳歌一曲解行舟”。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动物:杜鹃、鸿雁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为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君。——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闺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无名氏“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晏几道)灞陵(借代)“——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流水:古人分别多在水边流水之多、之长、之柔、流水一去不返李白送别诗中的“流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泾川送族弟醇》“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落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鸿雁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河边有雁声。——李颀《送刘昱》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孤蓬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去与师谁与共,一船明月一船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卿》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昌龄《卢溪主人》*月亮的别称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等。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所谓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怨恨等等。五、送别诗常见情感:1、对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关切、担忧,充满孤寂惆怅。2、对友人的勉励、宽慰,充满信心与力量。3、表达个人志节。4、歌颂友人间的深厚友谊。•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2:宽慰(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4:表诗人志节•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六、送别诗常用手法•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1、托物寓情,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2、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此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3、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送别诗运用种种手法言情,并不排除在诗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关键是这种语言是否真切,是否具有“芬芳悱恻之怀”。很多人都熟悉《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几句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试想,如果缺乏如此四句诗,特别是前两句,这首诗能长期广爱青睐吗?同样,如果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其一)能流传至今吗?当然这些名句并非孤立的,它同是一首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亮点。总之,把借景抒情等手法与选用至理名言直诉胸臆有机结合起来,便大大有助于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来深化诗意,从而把情言响、言高、言深。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