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权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制性权力关键词美國金融权力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利生产性权力美國的制度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尽管在逐年衰微.在美國经济衰落条件下,美國國际金融权力的制度化和美元國际化是美國仍然能够在國际社会维持金融霸权的主要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國金融霸权一直成为众多批评的焦点。有观点认为,美國历史上一直通过滥发美元,建构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國际经济体系。但是金融危机则使美國经济受到创伤,美元的权力在下降,國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國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管理以及20國集团金融峰会的协商机制。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今的世界经济霸权是西方集团主导的集体霸权,尽管2008年之后发达國家让出了國际货币基金组织5%和世界银行3%的投票权,但是世界金融体系还是美國在主导,美國的國际金融霸权仍然难以撼动。上述观点均存在争议。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前美國霸权主导國际体系是公认的事实,但是70年代后美國霸权体系是否存在一直具有争议。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自由主义的视角下,人们看到的霸权之后國际机制发挥着稳定國际体系的功能。而在现实主义的视角下,人们看到的是國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國际机制仍然是由美國主导,美國继续发挥稳定國际体系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源自于不同理论流派对于“权力”地位的不同认识。國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者强调國家行为体的作用,强调國家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自由主义者则重视國际制度的作用,认为國际制度可以驯服和限制单个國家的权力。建构主义者则提出國际社会的规范和文化决定國家利益,权力概念进一步弱化。既然如此,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合理性是否可以掩盖“权力政治”的存在?自由主义者重视制度,但是制度如何形成?现实中通常由大國主导國际制度的局面对此提出了挑战。建构主义者认为规范重要,但是國家之间互动过程所形成的规范经常是在实力不均等条件下形成的,大國仍然具有优势。由此可见,无论各种理论假设如何不同,无论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如何重视其他因素,國际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政治”始终存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忽视权力概念,要对权力进行较为完善的认识和界定。如何判断美國的國际金融权力?本文将以迈克尔?巴内特(michaelbarnett)和雷蒙?杜瓦尔(raymondduvall)的“权力论”为理论视角,对美國的金融权力进行评价,试图理解美國金融权力在全球的现状与地位。迈克尔?巴内特和雷蒙?杜瓦尔的“权力论”迈克尔?巴内特和雷蒙?杜瓦尔认为,权力是社会关系中各种影响的产物,这些影响塑造了行为体决定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这一定义揭示了审视权力的两个维度:一是权力借以运行的各种社会关系;二是对行为体能力产生各种影响的社会关系所具有的特征。第一个维度揭示社会关系既可以是互动关系也可以是结构关系。权力既是特殊行为体互动的特征,也是行为体建构其社会存在即社会身份与能力的社会过程。第二个维度揭示各种社会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特定的还是扩散的。根据上述两个维度,迈克尔?巴内特等把权力分为四种类型:强制性权力(compulsorypower)、制度性权力(institutionalpower)、结构性权力(structuralpower)和生产性权力(productivepower)。如图所示:所谓强制性权力,是指一个行为体对另一行为体实施直接控制的权力。它表示在社会关系中一个行为体直接建构另一行为体的生存环境和行为。强制性权力不仅限于物质资源,也包括象征性资源和规范性资源,例如联合國安理会中权力较小的成员可以运用规范和制度限制大國的权力。所谓制度性权力是一个行为体对另一行为体实施间接控制的权力。这种权力强调某个强势行为体对制度和规则的控制,运用制度和规则对其他行为体进行间接控制。制度和规则成为强势行为体的工具。结构性权力主要探讨行为体在结构中的权力地位,即各个行为体经过互动在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不同的行为体在结构中地位不同,其社会能力和利益也会不同。结构性权力主要强调行为体的互动导致了其在结构中的不同位置,不同位置又界定了各自不同的利益。生产性权力也是探讨行为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互动。但是与结构性权力不同的是,结构性权力探讨行为体在结构关系中的地位,如支配与从属的关系,而生产性权力探讨行为体在更广泛视域下通过知识系统和话语实践等进行的社会互动。生产性权力关注的是产生结构的知识与意义,是一种更宏大的社会结构。在國际关系中一些基本的分类,如文明國家、无赖國家、专制國家和民主國家,体现了生产性权力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國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关于“权力”的定义,迈克尔?巴内特等人的“权力论”具有超越的意义。该理论综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特点,把权力与制度、行为体互动结合起来,为我们分析行为体在國际关系中的权力地位提供了更为综合的视角。美國在國际金融领域的强制性权力:由强势走向衰微强制性权力的视角有助于分析美國在國际金融领域对其他國家施压的能力,并具体分析美國所面对的挑战。1、“霸权之后”:敦促别國接受美國的金融政策建议,维持美國的中心地位二战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國的金融霸权,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國经济进入全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國仍然维持着霸权地位,采取了诸多措施对别國施压,以维持美元的中心地位。70年代,美國确立了石油美元的國际地位。1971年美國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无法继续维持,各國对美元的信心大跌。为了继续维持美元的地位,美國找到了石油这一工业黄金作为替代品。美國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了协议,沙特接受了将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國,石油输出國组织不得不接受这一协议。由此,石油与美元挂钩成为维持美元霸权的方式。80年代初期,美國迫使日本接受《广场协议》。当时,美國面临贸易和财政双赤字的困扰,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占50%左右。美國國内保护主义势力纷纷向美國政府施加压力。1985年9月22日,在美國的主导下,美國、英國、联邦德國、法國和日本在广场饭店达成一揽子协议,史称《广场协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认为美元币值被严重高估,要求各國联合干预促使美元贬值,为此美國强制性地要求日本对日元进行升值。1988年《巴塞尔协议》签订之前,各國对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没有最低限额。部分美國银行向美联储表示不满,认为美國对外國银行的储备金要求比对本國银行的要求要低,美國银行的竞争力受损。为此,美联储通过美國政府向外國政府施压,要求他们提高本國银行储备金。最终《巴塞尔协议》的谈判结果以美國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为标准。20世纪90年代,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出现金融危机。在求援声面前,美國力主实施有条件的援助,尤其对韩國和阿根廷实施条件苛刻的援助。在美國的压力下,这些國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受到打击。在当时的条件下,美元作为國际货币具有对抗金融危机的作用,这又加剧了各國增加美元储备的行为,再次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2、21世纪初:美國强制性金融权力的衰微进入2l世纪,美國在金融领域的强制性权力逐渐受到挑战。表现之一是石油美元的强制性权力受到挑战。石油美元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欧元的挑战。1999年欧元在欧元区國家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欧元区已经包括17个國家,将近4亿人口。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國际货币,削弱了美元霸权在全球的强势地位。自从欧元诞生以来,“石油欧元”取代“石油美元”的呼声就此起彼伏。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是第一个实践“石油欧元”者,但是最终遭到打击。伊朗也予以效仿。2006年3月,伊朗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國际石油交易所正式成立。2008年4月30日伊朗石油部宣布,伊朗已经在对外石油交易中完全停止使用美元结算。在欧洲,伊朗出口石油用欧元结算,而在亚洲则用日元结算。2008年以来,欧佩克成员國委内瑞拉也开始要求部分成品油出口以欧元结算。此外,美國自身实力的衰落和新兴國家的崛起也导致了石油美元地位受到挑战。新世纪以来美國连年征战,加上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美國实力有所衰落。而以“金砖五國”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國家则发展势头不断上升。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也动摇了石油美元的地位。2006年6月8日,俄罗斯的期货市场开始摒弃美元,直接使用俄罗斯卢布来标价石油交易。表现之二是《广场协议》难以翻版。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美國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攀升,美國朝野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國多次对美國的理由予以驳斥,美國对华的《广场协议》翻版一直未能如愿以偿。在全球化时代,中國经济发展迅速,与西方主要发达國家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他西方主要國家难以在此议题上和美國保持团结一致。而且欧洲國家对于美元霸权本身已经显示出了挑战势头。当年日元升值后导致的美元大幅贬值给欧洲也带来巨大损失。美國已经难以形成对中國联合施压的國际基础。美國在國际金融领域的制度性权力:决定性优势仍存在制度性权力用于分析美國在國际金融机制中的权力地位。具体而言,主要分析美國在國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权力。二战之后,美國对于國际社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國际机制的建立。同时,國际机制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國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权力制度化成为美國获取霸权的主要方式。1、美國在國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直具有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美國在國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独大的权力。自从二战之后,美國一直主导该机构的重大决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國的投票权一再经过调整,从17.67%调整到当前的16.77%,未来计划调整到16.5。这说明美國的权力在受到挑战,并不断减弱。尽管如此,美國目前的主导权丝毫不受影响。因为在國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大决策需要超过85%的票权才能通过。除美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票权也不足85%,所以美國仍然具有一票否决权。美國在世界银行的权力地位也类似其在國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力地位。近年来,美國的票权已经从16.36%下降到15.85。同样,在世界银行,但凡重大决策均需要超过85%以上的票权才能够获得通过,所以美國仍然保持着绝对的一票否决权。2、2008年以来的國际金融体系改革:解构有心,建构不足2008年美國金融危机之后,國际金融的协调机制发生了变化。20國集团金融峰会开始成为一种协调机制而取代7國集团机制。20國集团尽管1999年已经成立,但只是7國集团与新兴发展國家对话的一个平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國找到了问题的焦点,开始对國际金融议题进行讨论,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协调机制。在各种讨论中,出现了多种观点,两对矛盾。一是美國和欧洲之间的矛盾。在2008年金融峰会中,欧盟提出了“欧盟版的國际金融改革五原则”,以及应对危机的“百日行动计划”,强调要对全球的金融机构制定风险管理行为规范;给信用评级公司设定登记制度,并加强监督;要求世界统一使用欧洲主导的“國际会计标准”;对所有的金融领域实行严格监管;扩大國际货币基金组织功能等。而美國对此表示反对。日本一直支持美國的态度。二是发达國家和新兴发展國家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國家呼吁对國际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管,维护國内金融安全。但是发达國家倡导金融自由化的好处。发展中國家倡导缓慢的金融开放,而发达國家要求加快金融开放。在國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上,发展中國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但是美國和欧洲只同意转让极小的权力。尽管在后来的会议中少部分争议达成了一致,但是根本性的分歧仍然存在。上述变化说明,國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出现了多种观点,但是新兴國家和广大发展中國家的各种观点解构有心,建构不足,没能对美國金融霸权提出替代性的方案。这也说明未来要真正实现大幅度改革还需要很长时日。美國在國际金融领域的结构性权力:美元仍然处于中心地位结构性权力主要用于评估美元在國际社会的流通和融资能力。美元既是美國本土的货币,也是國际社会的主要货币。怎样考查美元在國际社会的权力?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一般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对于美元而言,它的前四种职能与世界货币的职能是重合的。它不仅在美國流通,还在世界流通,而且具有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这四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