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件(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课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绪论一、《自然辩证法》课程简介1.理工科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部自然辩证法教学要点规定:“自然辩证法旨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帮助学生解决好根本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并用于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思潮以及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2.课程理解。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必要自觉地学点、懂点自然辩证法;现代人需要完备知识结构。二、自然辩证法概念名称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ofNature)内涵一:自然界的辩证法,指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辩证法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旧自然哲学不同,它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内涵二:自然辩证法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一般方法。当代西方科技哲学的研究主流。内涵三:自然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自身的社会建制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完整内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与自然辩证法相邻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趋势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叉学科(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五、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一)马恩的开创性工作1873年恩格斯着手撰写《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开始了对自然辩证法的探索和写作。1925年,《自然辩证法》在苏联以俄文首次发表。马恩的研究工作。自然观变革。马恩克服了古代直观、思辨自然观;批判了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自然观;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变革。马恩克服了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倾向;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的首要地位,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的思维能动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的变革。马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自然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总结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果,推动自然辩证法发展,这是后来社会主义国家中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的一个纲领。1931年伦敦国际科学史大会,苏联物理学家盖森提交论文《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揭开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科学和科学史的新篇章。后来的贝尔纳、默顿等都受其影响,并产生出“科学社会学”这一学科。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丰富现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观的丰富。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生态科学与生态自然观。西方科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丰富。例如,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丰富。爱因斯坦、彭加勒、玻尔、海森堡等著名科学家对科学方法、价值、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观的丰富。如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与科学美学等现代学科。五、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一)建国初期自然辩证法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至1952年,当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必读《社会发展史》、《自然辩证法》等。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发表学习《反杜林论》、《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心得体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二)工业化时期1、介绍与学习苏联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2、制定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远景规划。1956年2月,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自然辩证法的12年发展规划。3、自然辩证法推进国家建设。1960年,许多省份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61年,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三)改革开放以来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由于光远、周培源、李昌、钱三强发起并组织。1978年1月6日,邓小平批准。1981年10月成立。2、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繁荣。《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技与社会》等专门杂志。3、自然辩证法课程维系着思想理论必修课地位。4、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招生,自然辩证法转型为科学技术哲学(哲学二级学科)。5、自然辩证法与当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下,自然辩证法制定科技政策,科技伦理规范,推动科技自身发展,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渊源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神话思维;素朴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自然哲学;2、观点自然界统一于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变化发展中。3、特点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4、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泰勒斯——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回答万物本原和运动原因的第一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阿那克西曼德“宇宙演化学的始祖”,人是由鱼变来的。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五行说”(《尚书,洪范》);“元气说”:老子、张载等。《周易》中的辨证观。“否极泰来”;“无往不复”等。5、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地位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科学上孕育了许多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恩格斯说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6页。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思想渊源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与古代机械世界观;近代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及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一切运动都是机械运动;机械的自然图景,即自然界是一架精确运转的机器;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宇宙本身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否定。机械唯物主义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4、局限性机械性。它用纯粹力学观点考察和解释自然界一切现象,把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孤立地考察自然界,把自然界看作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不彻底性。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历史观上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哲学渊源。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科学渊源。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假说;2、赖尔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8、元素周期律。2、基本思想①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和运动在质和量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自然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③在自然界特定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了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3、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4、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指导。(3)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1、思想渊源赫拉克利特、莱布尼兹和黑格尔等系统观的自然哲学思想;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贝塔朗菲、维纳和普里高津等。2、自然界的系统性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都可以看作是系统。1.微观系统的层次: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2.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3.生物系统层次:生物大分子—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体系—生物圈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自然界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系统。(2)动态性。静态只是动态的特例。(3)有机整体性。功能的非加和性的基本特征。(4)层次有序性。3、自然界的演化演化和进化。英语都是evolution,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过程,或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过程。演化比进化含义更宽泛,演化除了进化之意义以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仅仅存在着,而是生成和消灭着。”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三个科学依据:微波背景辐射,河外星系谱线红移,氦丰度。基本粒子产生。0秒至10的负6次方秒,时空量子化。在1秒内产生基本粒子。1-180秒,实物的出现。1万年后,天体的形成。《宋会要》记载:1054年6月,在金牛座的天关星东部出现一颗星,白昼都可以看到,光芒四射,呈红色,可见期23天。到了十八世纪有人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天关星附近有一块蟹状星云。1921年发现这块星云不断向外膨胀。1941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实,这块星云是我国宋代记录到的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的。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认为生命的物质承担者是以蛋白质、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体系。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到原始生命的诞生。大猩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差3.33%,黑猩猩基因与人类基因相差2.33%,侏儒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差1.33%。南方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从简单的感应发展较为复杂的感觉和知觉从猿到人有决定性的几个环节,有生物性的,有社会性的,其中劳动是关键。劳动使四肢分化;劳动促使语言生产,大脑发展,逐渐学会思维,学会制造工具。劳动创造人。4、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产生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而且是复杂的;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5、系统自然观的重大意义系统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所谓系统思维方式,就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二、生态自然观1、思想渊源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西方的目的论和生态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

1 / 2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