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篇综述第四章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关于综述部分,可以用15分钟的时间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宏观上的简要概括,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书上具体内容安排给学生课后看。这个时期与前八十年相比,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仍然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需要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不同的是,这段时期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中国人救国理念和道路选择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发展,也孕育了新的革命因素。在内外已经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影响下,我们的救亡图存有了新的理念选择和路径取向,并最终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争取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谋求自身的崛起提供了关键的政治前提。这30年是翻天覆地的30年,跌宕起伏的30年,辉煌壮丽的30年!这30年同学们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是:1、这30年间,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的社会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斗争的主力;由于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除农2民外,中国的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营垒,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2、这30年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由此证明,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正确的抉择。学习这30年的历史,我们在宏观方面要了解两个大问题:1、这30年的巨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这30年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共产党成立以后,国际、国内时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过程,搞清楚这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政治基础、形成的标志;懂得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应该懂得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认识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教学要点: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2、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3、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1912——1916年,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0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41920——1924年,是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黑暗性和动乱性。孙中山:“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政治领域的动荡和思想领域弥漫的尊孔复古思潮。2.先进中国人的思考:中国的出路是什么?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涮干净不可。”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青年》创刊号中发表《敬告青年》5一文,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后来..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提倡“破除迷信”的口号。《新青年》和改革后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1)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2)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民主”和“科学”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科学与民主——现代价值的重建目标,反传统的理论依据。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想适应。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进攻,鲁迅《狂人日记》等。6“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司,并以西方的文艺复兴为楷模”——《新潮》发刊词新文化运动中个性人物:蔡元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4年创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蔡元培,一位卓越的大学校长,正是他和他的大学开创了一个空前辉煌的时代。一种平等自由的精神魅力使青年学生们深受感染。以罗家伦、傅斯年为代表的一批学生纷纷出版刊物,以各种形式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活跃的思想空间。按照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的改革方针,蔡元培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的将这所半衙门机构变成名符其实的中国最高学府。这种现代大学的精神和风骨,是这个世纪的珍贵遗产,必将传之久远。从最初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翰林学士转变成为寻求妇女平等权利的斗士:他的“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蔡元培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由“六礼”到中西合璧,再到婚姻自由、平等,其间充满着传奇,也正好印证了他本人一生的思想变革及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狂儒、怪杰、拖长辫的北大教授:辜鸿铭辜鸿铭,祖籍福建厦门,1856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一个橡胶园里,自小俊敏的他被在当地传播基督教的苏格兰传教士布郎赏识并收为义子。13岁时随义父前往欧洲接受西洋教育,就读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歌德母校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而后在法国、意大利游历和学习。总共长达14年在欧洲游学,后回国做官执教。几乎全盘洋化的学者,却是一副灰白小辫、瓜皮小帽和油光可鉴的长袍马褂直到终老,一生共获得13个博士学位,精通英、法、德、日、俄、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外语,曾为六国使节充当翻译,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第一”。反对西方的共和,却热衷中国的帝制。视妇女缠足为国粹,把一夫多妻当作天理,曾为此留下世界级辩论:“壶一杯众”论,年过花甲,背诵6100多行的无韵长诗《失乐园》,居然一字没错。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首倡文学改良。第一首白话诗《朋友》后改为《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1902年初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7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任大学教授,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为鲁迅所作。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反动本质。“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正规的全部传统文化。指出,孔学不等于全部国学,也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更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正如下列名言所说:恩格斯:“思想的闪电一旦射入德国人的思想灵魂深处..德国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海涅:“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毛泽东:“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在思想武器上,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8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2)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3)在思想方法上�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4)在范围上,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后果: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的进一步暴露。(例: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毛泽东:“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9了、增长了、发展了。”“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李大钊:“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于渡世危崖。”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的怀疑,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思想土壤。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推动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2、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转变?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与俄国对华宣言的鲜明对比。10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1923年,北京大学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列宁在全部497票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