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五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思考】1.新中国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2.官与吏,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官:地位高,任命,外来,三年一任苏轼:“取士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苏东坡集》卷11)周代:学校战国、秦:客卿汉代:郡县吏(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末:科举制一、世官制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世卿世禄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是西周政权选任官吏的基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贵族子弟在继承封地、职位之前,要进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小学、大学)【小学】《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大学】《礼记·王制》:“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虽是世袭,亦有考核】《周礼·司徒》: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兴其众寡,以礼礼宾之。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三年大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二、军功制、客卿制、论选制(一)军功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欲“辟土地”、“莅中国而抚四夷”。《通典》:“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吏,多出于军功。(二)客卿制(“以客出仕”)【思考】常用来形容春秋时期较西周社会有很大变化的词是?学在官府、知识垄断→官学下移、私学兴起“士”(知识阶层)阶层壮大,“学而优则仕”。罗大经《鹤林玉露》:“秦国以客兴。”商鞅、张仪辅佐秦国,苏秦、乐毅、邹衍辅佐燕国,淳于髡、邹忌辅佐齐国,等等。战国四君子。尤其是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三)论选制(乡里论选)【思考】战国和汉代相隔多久?制度渊源关系,汉承秦制,秦承战国《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三、察举制《汉书·百官公卿表》:“哀帝建平二年,复黄绶。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三万二百八十五人。”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开始于汉高祖时期,确立于汉武帝时代,东汉后期破坏。汉代选官制度:察举(常举和特举)、征辟(征召)常举:举秀才,举孝廉,设定科目,每年一次。特举:不定期,如“贤良文学”。据《后汉书》注引《汉官仪》,汉代常举设有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征辟】征(征召);辟(辟召)。如《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汉代选官以自下而上的“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材料一】《汉书·贾谊传》:“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材料二】《汉书·晁错传》:“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材料三】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材料四】公孙弘,菑川薛人也。……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弘。【察举制下的通经入仕】【材料五】《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拜侍御史。……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延熹)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赐,字伯献。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后辟大将军梁冀府,非其好也。出除陈仓令,因病不行。公车征不至,连辞三公之命。建宁初,……三公举赐,乃侍讲于华光殿中。(光和)五年冬,复拜太尉。”以农起家,以学立家,以官兴家通经入仕,经学世家,官宦世家,学而优则仕【察举制优点】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充实和加强了汉代统治机构,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东汉末年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蝇。(出处:《太平御览》引《抱朴子》)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材料A: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B: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思考】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汉书·儒林列传》:“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利用。汉魏之际曹操“唯才是举”A.“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三国志》裴注引《魏书》)B.《三国志·魏书一》:“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四、九品中正制为了取得门阀世族的支持,曹丕接受了颍川世族陈群的建议,实行了“九品中正”的选官制。《三国志·陈群传》: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中正分大中正和小中正。按门第与德才定出“品”、“状”。“品”即等级,分九等,从上上到下下;“状”即鉴定书,也就是简短的评语。然后将其呈送朝廷,作为选官的依据。特点1.中央收归了部分选官权,利于集权;2.以等次对士人进行综合评价,便于授官;3.考察标准比较全面,趋于合理。弊端西晋时期,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门第德才并重”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晋书·刘毅传》:“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欲成。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综上可知,高门华族子弟可凭借宗族背景轻取高品优状,并通过一些所谓“清流”的官职——如黄门郎、散骑侍郎、著作郎、秘书郎等,迅速升迁到高位要职上去,而且世代因袭。必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据上品者,非公族之子孙,则当途之昆弟”的情况。当时有的贵族青年,甚至“三十便望宰相”。因而,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维护贵族政治利益的选官制度。1.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3.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4.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5.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6.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五、科举制分科举士,故名科举。(一)隋代——科举制的草创阶段隋朝统一南陈后,对于各种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选官制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大业年间(605-617),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年间(元年,605)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近一千三百年。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文帝“分科举人”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开设进士科B隋朝统治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阶段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1)生源:“生徒”和“乡贡”。生徒: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去尚书省受试者。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之应试者。2.考试程序:乡试(州县)-省试(尚书省礼部)-吏部试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考场之义。3.考试的类型和科目:类型:常科和制科;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4.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帖经墨义科举考试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书等科。【秀才科】博识高才者可应考秀才科,但是因为应试的士人过少,所以高宗时期被废除了。【明经科】主要考核士子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以记诵为主。因为难度相对较小,故亦不为世人所重视。【考试内容】时务策与经义【进士科】进士科从唐朝开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考试内容】时务策、诗赋、文章同明经相比,进士科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唐摭言》)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郭子仪。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