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上)信息整理: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信息来源:慧聪行业研究频道发表时间:2007年11月6日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2003-2006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投入额226.8250.8272.6304.8增长率9.0%10.6%8.7%11.8%从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来看,硬件投资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份额在68.0%,但从2003-2006年的变化看,它的份额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软件投资份额在不断提高,2006年达到23.1%。服务的份额增长很快,2006年达到了8.9%。关注应用、提升质量、整合资源、服务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2005年对农村学校的覆盖率已达到3/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全社会引起非常好的反响。19个省、自治区内的32个地区,这是截至2006年年底教育部已经批复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的最新统计数字,其中正式授牌的10个,另有1个区县建设完毕等待验收,还有青海、贵州等众多省区正在积极申报。随着《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成效日趋显著,越来越多的省区开始积极申报和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2006年9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项目验收会宣布,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上获得四项重大创新性成果,其中三项在国际上属于“国际首创”,在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经过两年的运行,在参与的25所高校的数百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获得了多项重大成就,由汪成为、邬贺铨等10位院士领衔的项目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CNGI-CERNET2/6IX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大型互联网主干网。该项目立足于国产关键网络设备和自行研发的网络技术,设计和建设了以国产设备为主的大型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该项目技术起点高,实现难度很大,已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006年11月20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国资委等5个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这一网络平台旨在采用“搜索引擎、远程面试和网格”三大技术,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和一批高校,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交互供需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为快捷的信息服务,使网络招聘常年化,使网上就业服务真正做到“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截至2006年12月4日,教育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统计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有8800多家,提供职位4.3万个、岗位11.4万多个;人事部公共服务信息网统计共有用人单位7700多家,提供职位近2.8万个、岗位10.5万个。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国际教育论坛暨2006中国国际教育展”一部分的“网络教育国际论坛2006:质量保证”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研讨发言显示,对于中国高等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人们提出、分析问题的视角或有不同,但在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明确远程教育的定位及特点和规律,加紧制定远程教育的质量标准等方面,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而从国际视角对照,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增长趋势,也必然使远程教育全球发展的质量保证课题,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2006年9月25日,全国首个数字化学习港典型应用示范学习中心在天津正式启动运行,标志着全民数字化学习将伴随着我国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揭开新的篇章。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2006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该项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组织,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参与项目实施,将以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相关试点高校成果为基础,研究在国家数字化学习质量监管体系的管理服务支持下,在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的优质学习资源共享体系配合下,基于连锁学习中心的数字化学习超市在学习者全过程服务方面的创新模式及其应用实践。面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迅速发展,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技术和硬件设备已不是突出问题,制约这些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行教育评价-管理体制的束缚。而对于那些边远、贫困地区和基础薄弱学校而言,经费的投入与保证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缺乏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系统规划与管理,缺乏对区域教育信息化中投资-效益监督与管理的有效机制,造成一些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硬件浪费严重,但软件资源相对缺乏,优质资源无法共享的现状。教师培训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培训者的观念、素质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考核与评价问题、校本培训问题、教师信息素养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以学校为单位封闭、孤立建设校园网,既缺乏网络管理人才和资金,又难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而且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必须打破以往封闭的教育管理系统,开展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整体、协同发展,这显然是当前我国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就是超越孤立的教师个体、学校个体,从一个更宏观、更整体、更系统的视角研究和思考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管理部门——教研、科研、培训及电教(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等部门,在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和实践中存在多重领导、管理交叉混乱、职责不清等问题,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合作。同时,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政策制定及具体实施操作方面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与协调,缺乏从一个区域的整体层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及有效使用,致使各学校、各部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与开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另外,教师培训的内容陈旧、落后,沿袭大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培训方法陈旧、单一,将应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培训教师,致使很多情况下培训成为教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成为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培训中学不能致用的问题较为严重,教师学完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帮助和促进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不断发展,各地正在探索和尝试着许多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从资金和硬件投入的竞争转向对区域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的关注,从教师个体独立开发课件的行为向教师群体跨学校、跨学科共同创建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转变,从传统的讲授模式向师生共同探索创造新型学习模式的转变,从区域内各学校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校际联盟的探索。二、教育信息化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信息技术和课程相结合,消除校园及教育部门的信息孤岛,以信息技术整合校园资源概念已经行,但IT并未真正和教育的业务核心普遍融合。而2004年之后,不少用户和IT系统供应商都感觉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开始转型,教育信息化和拐点不期而遇。人才建设、信息化应用的问题被更多地考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日趋理性,回归务实。走向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今年,高校教育信息化一方面继续保持稳健的步伐和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稳步前进。另一方面,普教信息化的重心将转向处于起步阶段的二三级城市,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会明显增大。不少学校已走出从前“一次购足、顶级配置”的误区,在产品选购时更趋理智,更注重好用、够用、适用,在本着实用化原则的同时更加追求具有性价比的采购方案,同时也不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而是兼顾应用性能和将来的升级要求。PC比拼服务:近两年,针对教育行业的需求,各PC厂商精耕细作,体现专业,国内PC厂商都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个性化的学生电脑;团体采购优惠、培训方案等等赢得了不少教育用户的高度认可与青睐。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和优良的产品品质,成为PC比拼的着力点。笔记本校园热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于6月10日宣布启动“网络新校园”行动计划,在建设100所无线校园网的同时,力争在2006年向全国大学生提供30万台特供笔记本电脑。CERNET联合部分笔记本厂商在每年的3月、9月两次推出学生笔记本特供机计划,学生可以享受贷款方式以低于市价数千元的价格购买多种品牌的笔记本。在“网络新校园”行动计划下,笔记本校园将真正掀起热潮。投影机需求将继续强劲:投影机的一个重大行业应用就是教育。事实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越来越明显地成为新教育时代的标志,作为大屏幕显示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仪器设备,投影机在信息化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得到认可。以投影机为主的、满足不同教育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整体投影解决方案大行其道,但价格依然是广大教育用户比较关注的话题,而服务则是教育行业采购投影机最为关注的热点。网络设备采购高温未退: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校园网,只有少数高职院校、民办高校还未建立。目前国内高校校园网的主干带宽以千兆网为主,部分高校已经升级到万兆校园网,百兆校园网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高校校园网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硬件环境逐渐完善。而在普教方面,近几年来,“校校通”工程推动了学校网络设备的采购。随着网络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优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相关的网络设备依然会持续地出现在众多学校采购的名单上,并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额。服务器要求性价比:2004年教育行业PC服务器采购量超过1.5万台,销售额近4.09亿元。教育行业成为继金融、制造后服务器资金投入最大的行业。有44%的服务器代理商把教育行业作为他们的主要行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