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预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一、医院感染的概述(一)概念医院感染:1、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2、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严重危害:1、患者: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威胁生命(也包括医务人员)。2、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受到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人员被处分,吊销执业资格……3、医院:声誉受损、行政处罚、停业整顿或关闭、经济赔偿……4、社会:进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行为的风险。二、医院感染暴发原因(一)组织机构不健全(二)、制度不完善(三)医院感染培训不到位(四)医务人员对院感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五)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六)感染病例(七)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三、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责任•完善制度,细化工作规范,制定暴发管理的制度或应急预案•加强重点部门的院感控制•落实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加强监测报告及处置工作重点管理(耐药菌管理、非结核菌分支杆菌院感控制)•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加强防护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手卫生专项工作监测报告与处置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途径:1、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2、常规监测资料的及时汇总与分析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结果分析4、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报告监测报告与处置(一)监测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途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常规监测资料的及时汇总与分析、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结果分析、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报告常见的方法——全院综合性监测、现患病调查、目标性监测、暴发监测监测报告与处置(二)报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10月1日施行规范的颁布,使医院感染暴发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监测报告与处置1、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监测报告与处置2、报告时限及程序:⑴散发病例报告:报告责任人—医生报告范围—散发病例报告程序—报告科室感控医生,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个案表2份(1份交院感办、1份归入病例存档)。报告时限:在24小时内监测报告与处置⑵院感暴发报告之一报告责任人:医生及医务人员(包括检验科)报告范围:5例以上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A、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及护士,科室主任不能排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B、感染办公室及时向分管院长及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及院长组织专家进行排查,不能排除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时限:医院于12小时内报告监测报告与处置⑵院感暴发报告之二报告责任人:医生及医务人员(包括检验科)报告范围: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卫生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报告程序:A、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及护士,科室主任不能排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办公室。B、感染办公室及时向分管院长及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及院长组织专家进行排查,不能排除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时限:医院于2小时内报告监测报告与处置(三)处置1、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认。临床医生、药剂、检验、护理等尽快查清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暴发时的应急措施2、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患者及陪伴和探视人员、医务人员(包括工人):手、咽、肛、血液、痰物表:床、床头柜、操作台、仪器、门把手用品:消毒剂、药品、注射器、输液器、器械、病原学标本采样。医院感染暴发时的应急措施3、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⑴隔离病人对已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立即进行隔离,直至传染期结束方可解除隔离。已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科室应立即停止收容新病人,并做好随时和终末消毒。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直至超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为止。医院感染暴发时的应急措施3、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⑵切断传播途径环境消毒:物表、帘子、空气、地面。手卫生:配置速干手剂(每床)、听诊器、体温计等固定。⑶保护易感人群,标准预防⑷积极实施医疗救治,组织专家提供治疗方案,保证医疗安全。⑸一次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后,应积极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三)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操作时未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手破损未戴手套•针头回套•医疗废物收集不规范•用手直接接触利器•手卫生执行不力职业暴露的处理(一)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二)报告、登记、保密•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办公室•分管院长•院长(三)评估和确定(四)预防性用药(五)预防和咨询标准预防(一)概念即假定所有病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在处理血液、体液时要视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为传染源。(二)目的1、降低医护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之间疾病传播的危险性;2、预防医院感染;3、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4、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三)标准防护具体措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或伤口时必须戴上手套•接触可能喷涨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上口罩、眼罩、穿上防护衣。•切勿套回已使用后的针帽(小心处理,针头放入利器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伤口或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⑶认真执行手卫生。(四)三级预防•一级预防: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医务人员。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的防护口罩。•二级防护: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面具或防护眼镜。•三级防护:1、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2、除二级防护外,还需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手卫生一、概念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揉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手卫生专项工作•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10cfu/c㎡.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5cfu/c㎡.每季度进行手监测。手卫生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二)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一)的原则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手卫生2、直接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及配餐前。手卫生(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四)洗手方法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流程进行洗手,认真搓揉双手至少15秒钟。手卫生(五)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液于掌心。2、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流程进行搓揉。3、搓揉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