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番禺中心医院内科教研室程淑琴定义•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常以Hb浓度来表示。贫血的标准我国•成男:Hb120g/L•成女:Hb110g/L•孕妇:Hb100g/L注:6y:Hb110g/L6-14y:Hb120g/LWHO•Hb130g/L•Hb120g/L•Hb110g/L分类一、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性与慢性二、按红细胞形态分: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类型MCV(fl)MCHC(%)常见疾病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巨幼贫,伴RC大量增多溶贫,MDS等正细胞性贫血80~10032~35AA、PRCA、溶贫、急性失血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IDA、铁粒贫(SA)海洋性贫血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结合RDW和MCV分类(Bassman分类)•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正常值:11.5%-14.5%三、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贫血严重度划分标准Hb30g/L30-59g/L60-90g/L90g/L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四、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分类增生不良性贫血AA增生性贫血除AA以外的贫血•五、按发病机制或(和)病因分:(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三)失血性贫血。(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1)AA(2)PRCA1)先天性:DBA2)后天性:①原发:有自身抗体(抗EPO、幼红);②继发:药物相关、感染相关、自身免疫病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相关型等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1)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MF、骨髓转移癌等。(2)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T细胞功能亢进所致造血功能衰竭,如AA;B细胞功能亢进可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破坏或抑制造血细胞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如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3)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功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均可因EPO产生不足而导致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4)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有双重发病机制:异常造血克隆扩增及凋亡亢进。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1)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2)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1、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溶贫:(1)膜异常性溶贫:1)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2)获得性:PNH(2)酶异常性溶贫:多为遗传性,G6PD及PK缺乏等。(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的功能(3)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性溶贫:1)遗传性血红蛋白病:①肽链量异常:海洋性贫血;②肽链结构异常:不稳定Hb病。2)血红素异常:①血卟淋病;②铅中毒。2、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免疫性溶贫:(1)自免溶贫: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原始性或继发性。(2)同种免疫性溶贫: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HA等。2)血管性溶血性贫血:(1)血管壁异常:心瓣膜病人工瓣,血管炎病。(2)微血管病性溶贫:TTP/溶血尿毒症综合征,DIC,败血症等。(3)生物因素:蛇毒、疟疾、黑热病等。(4)理化因素:大面积烧伤,化学中毒致获得性MHb致溶血。(三)失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慢性者常为IDA。临床表现•与贫血的程度、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及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和发生贫血的病因等均有关。一、神经系统:主要由贫血时导致脑缺氧所致二、皮肤粘膜:主要是苍白,另皮肤粘膜粗糙缺乏光泽。溶贫时皮肤粘膜还有黄染。临床表现三、呼吸系统:贫血时机体处于低氧及高二氧化碳状态,刺激呼吸中枢而引起。四、循环系统:失血性贫血时,循环系统主要表现是对低血容量的反应。非失血性贫血主要是对组织缺氧的反应。长期贫血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五、消化系统:主要是贫血本身影响消化系统,致其功能甚至结构改变。此外,IDA可引起吞咽异物感,异嗜症;巨幼贫引起舌炎,舌萎缩等。慢性溶血并胆结石等。六、泌尿系统:贫血时肾血管收缩和缺氧可导致肾功能变化。血管内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严重时可堵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无尿、急性肾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时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破坏肾单位,急性失血性贫血致肾血流量减少等均可致肾衰。七、内分泌系统:长期贫血缺氧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的功能;急性大出血所致希思综合征。八、生殖系统:长期贫血主要影响生殖腺的分泌。九、免疫系统:贫血会引起免疫系统改变,使免疫力↓。十、血液系统(一)外周血:主要表现在血细胞数量、形态和生化成分上,某些情况下还可合并血浆或血清成分的异常:主要是RBC减少,Hb减少,Ht减少、RC有量的改变;其次WBC和(或)BPC的异常;红细胞生化成分异常;血浆或血清成分的改变:有M蛋白↑及钙磷变化,游离Hb↑,结合珠蛋白↓、血钾↑,间接胆红素↓等;DIC改变。(二)造血器官的改变:主要在骨髓:不同类型的贫血BM中有核细胞的多少(增生度)不同,不同病因或不同病理机制的贫血,其BM中粒、红、单核、巨核、淋巴细胞系等各阶段形态、比例、位置、超微结构、组化反应、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癌基因重排、过度表达及体外干祖细胞集落培养等情况各不相同。此外,可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诊断一、病史:现病史、既往史、家庭史、营养和月经生育史、危险因素暴露史。二、体检:全面体检有助于了解:1、贫血对各系统的影响;2、贫血的伴随表现:溶血、出血、浸润、感染、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异常。三、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检查:可确定有无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是否伴白细胞或血小板的变化,Hb、RBC、WBC+bc、BPC等,红细胞参数,外周血涂片。(二)骨髓检查:包括涂片和活检。涂片分类可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形态变化。活检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对诊断极为重要。有些更有诊断价值(三)贫血发病机制检查:IDA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贫的血清叶酸和B12水平测定及导致其缺乏的原发病检查;溶贫的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及PNH克隆检查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贫血的造血细胞质异常,T细胞调控,B细胞调控的检查。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和其它系统继发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治疗一、对症治疗:(一)输血。(二)其它对症治疗。二、对因治疗:IDA补铁及原发病的治疗,巨幼贫补叶酸或B12;溶贫应用激素或切脾;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切脾效好;造血干细胞异常性贫血采用HSCT;AA应用ALG或ATG、环孢素及造血正调控因子,肾性贫血采用EPO;肿瘤性贫血采用化疗或放疗;免疫相关性贫血采用免疫抑制剂,其它各种继发性贫血治疗原发病。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