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药物分析III)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体内药物分析(药物分析III)教案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授课时数20学时授课对象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制订日期2003.8课次授课内容教材与参考书目第一次课(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意义、对象和任务一、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与意义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着重介绍本学科在临床药学研究中的意义。二、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和任务血液是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对象。除血液外,尚有尿液、唾液、毛发和脏器等较为常用的生物体液和组织。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分析方法学研究,探讨各种方法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的规律性问题。并简要介绍体内药物分析在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面的任务。第二节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探讨生物样品的特点及分析目的与分析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介绍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简要介绍国内外体内药物分析这一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发展概况,以及当前本学科的热点问题。第二章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吸收主要回顾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药物的其他途径吸收过程不作具体介绍。二、药物的分布主要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与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血流量与膜通透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等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三、药物的生物转化探讨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及过程、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以及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四、药物的排泄主要介绍药物的肾排泄、胆汁排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他排泄途径不作具体介绍。教材:李好枝主编《体内药物分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及期刊:陆明廉主编《血药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曾经泽主编《生物药物分析》李发美主编《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SadeeW,etal.DrugLevelMonitoringCharmerlainG.Analysisofdruginbiologicalfluids药物分析杂志药学学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ofChromatogrBClinicalChemistryAnalyticalBiochemistry本章参考书:吴如金主编.《体内药物分析》王丽.介绍美国一个独特的TDM模式.中国药学杂志,1993,28(8):505陈刚.近五年来TDM的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3):1272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授课时数20学时授课对象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制订日期2003.8课次授课内容教材与参考书目第二次课(2学时)第二章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二节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血药浓度的变化与药理作用“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本节从药物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性、游离药物浓度与药效关系、活性代谢物与药效的关系、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等四方面简要介绍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第三节血药浓度与合理用药大多数药物的药理作用是体内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血药浓度可间接反映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成为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其作用规律的重要参数。本节根据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的影响因素探讨血药浓度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并给出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1.药-时曲线(DrugConcentration-TimeCurve)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峰值血药浓度(Cmax)4.达峰浓度(Tmax)5.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6.表现分布容积(Vd)7.半衰期(t1/2)8.稳态血药浓度(Css)第四节治疗药物监测从以下四方面简要介绍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原则及其发展概况: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监测的药物种类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与展望第五节血药浓度测定种类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的测定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药物活性代谢物的测定对映体药物的测定内源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本章主要参考书:1.MalcolmRowland,etal.著.彭彬主译《临床药动学》2.徐叔云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3.曾经泽主编《生物药物分析》(第二版)4.吴莱文主编《治疗药物监测》5.凌树森主编《治疗药物监测新理论与新方法》6.MelanderA.Influenceoffoodonthebioavailabilityofdrugs.ClinicalPharmacoki-netics.1978,3:3377.TamYK.Individualvariationinfirst-passmeta-bolism.ClinicalPharmacoki-netics.1993,25(4):3008.DeBoerAG,etal.Rectaldrugadministration.ClinicalPharmacokinetics,1982,7:2853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授课时数20学时授课对象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制订日期2003.8课次授课内容教材与参考书目第三次课(2学时)第三章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第一节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制备与贮存一、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制备体内药物分析采用的生物样品包括:血液、尿液、唾液、毛发、脏器组织、乳汁、精液、脑脊液、泪液、胆汁、胃液、胰液、淋巴液、粪便等生物的体液、组织和排泄物。其中最常用的是血液中的血浆和血清。本节主要详细介绍血液(血浆、血清及全血)和尿液、唾液、组织和毛发等较为常用生物样品的特点、应用、采集与制备方法,简要介绍乳汁和精液的特点与应用情况。二、生物样品的贮存与处理简要介绍血浆、血清、尿液、唾液等常用生物样品的处置与保存条件。本章主要参考书:1AnilC,etal.SamplePretreatmentinTheTraceDeterminationofDrugsinBiologicalFluids.Talanta,1986,33(1):672RolertK,etal.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inSaliva.Clin.Pharmacokinet,1992,23(5):3563李章万,等.色谱分析中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药物分析杂志,1996,16(1):554王学琳,等.毛发微量元素试样的预处理.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7,14(2):415王贞贞,等.现代过滤技术——超滤技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6):2846李增标,等.液固萃取及其在样品处理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杂志,1990,10(8):1847NicholasH,etal.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ofdrugsfrombiologicalmatnics.JChromatogr.A2000,885:4478余自成,等.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1):76第四次课(2学时)第二节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与制备在测定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时,除了少数情况将体液作简单处理后进行直接测定外,一般在测定之前要采取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实施分离、净化、浓集、化学衍生化等,从而为药物的测定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很难规定固定的程序和方式,而必须结合测定实际和具体要求,采取恰当的技术。常用的生物样品预处理技术:1.详细讨论各种去除蛋白质方法的原理、特点、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2.详细讨论液-液提取法和固相萃取法的特点、萃取条件、技术要求、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3.酸水解和酶水解技术的特点、条件及应用;4.简要介绍经有机破坏法和各种化学衍生化法的特点及其应用;5.简要介绍经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膜萃取等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4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授课时数20学时授课对象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制订日期2003.8课次授课内容教材与参考书目第五次课(2学时)第四章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第一节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检索文献,了解待测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况、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检测方法等相关资料,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分析目的与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第二节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按拟定方法进行试验,选择最佳分析条件,并对分析方法加以验证,以确认是否适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分析。一、检测条件的筛选使用标准物质,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和灵敏度。二、分离条件的筛选分别使用空白基质、模拟生物样品和实际样品,考察生物样品中内源性物质和代谢物对测定的干扰。本章主要参考书:1.曾经泽主编.生物药物分析(第二版)2.吴如金等编著.体内药物分析3.李发美主编.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4.刘文英主编.药物分析(第四版)5.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6.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7.USP(22).第9补充版:34488.FrancoisVallee,etal.Deter-minationofciprofloxacininbiologicalsamplesbyreversed-phase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1986,8(3):340~3459.RobinLDavis,etal.Pharmacokineticsofthreeoralformulationsofcipro-floxacin.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notherapy,1985,28(1):74~77第六次课(2学时)第三节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与要求采用模拟生物样品和用药后的实际生物样品,对于所建立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方法学的验证:一、特异性——考察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物、伍用药物的干扰;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介绍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应用;三、准确度——介绍相对回收率与相对误差的概念、计算方法及限度要求;四、精密度——介绍两种日内与日间RSD的测定法、计算方法及限度要求;五、定量限——介绍定量限的技术要求;六、样品稳定性——生物样品在室温、冰冻和冻融条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的稳定性;七、提取回收率——介绍提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与要求;八、质控样品与质量控制——质控样品在分析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5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性质指定选修课授课时数20学时授课对象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制订日期2003.8课次授课内容教材与参考书目第七次课(2学时)第四章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第四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示例以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盐酸环丙沙星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为例,讨论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过程。第五章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在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II课程中已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本章主要简介TLC、GC和HPLC的特点、GC和HPLC常用检测器的特点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相关应用。第五章主要参考书:1.王琴孙,等.窗口法在高效薄层色谱中的应用.色谱,1989,7(5):2882.孙毓庆主编.薄层扫描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李发美主编.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4.朱彭龄,等.直接进样分析固定相.中国药学杂志,1994,29(3):129第八次课(2学时)第六章免疫分析法第一节概述一、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免疫竞争抑制原理、反应条件、竞争抑制曲线和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特异性、可逆性和最适比例性。二、基本条件1.抗原及其制备——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特异性、半抗原、全抗原的概念及人工抗原的制备。2.特异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抗体的制备、滴度的概念及其测定法。三、方法分类免疫测定法的分类体系。第二节放射免疫分析1.RIA的原理与特点。2.放射性同位素3H和125I的特点与标记方法。3.F与B的分离技术——沉淀法、吸附法、固相法和双抗体法。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