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同《礼记》焦仁宗制作大同文学常识课文题解课文结构课文详解课后习题一、文学常识《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先秦到汉初儒家礼仪教化的论述、礼意,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并不是孔子所作,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其中戴圣选编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思想的内容。返回目录•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出大不同。•——江西金圣文化传播公司广告语大同高度的和谐→同=相同、偕同→→和谐大=高大正立的人形→高大→表程度深二、课文题解•1、同,和谐、安定。大同,高度的和平,实际是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种局面。是当时知识分子由于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复古思想。返回目录大同的纲领性说明↓总提→分述政权(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社会的管理者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大同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总括:什么是大同阴谋、盗窃、纷乱不作信任、安定、和平大兴高度和谐•本文总分为三段第一段:首段的孔子“叹鲁”,引出下段第二段:对大同世界的追求,退求其次,引出下段。第三段:描述“小康”返回目录课文讲解•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1、蜡与蜡辨析:•蜡,《说文·虫部》:“蝇也。《周礼》:蜡氏掌除骴。从虫昔声。”音qū,本义是蝇蛆。段注:“蝇生子为蛆。蛆者俗字,者正字,蜡者古字。已成为蛆,乳生之曰,曰蜡。”蜡氏为周代官名,掌清除道路不洁和埋葬路尸之事。《周礼·秋官·蜡氏》:“蜡氏掌除骴ci……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楬焉,书其日月焉,县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孙诒让正义:“蜡,骨肉腐臭,蝇虫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职也。”异体字作“”,段注:“,千据反。卽蜡字之异者也。”今作“蛆”。•又用为祭名,音zhà。指古代年终大祭,国君为报谢万物之神于年终举行的祭祀。《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郑玄注:“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祭也。”主要词语如蜡祭、蜡宾。此义后来分化出“”字。《玉篇·示部》:“,报祭也。古之蜡曰。”•又有“蜡”字,《广韵·盍韵》:“蜡,蜜蜡。”音là。本义是动植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如蜂蜡、白蜡、石蜡等。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知脂蜡之可明镫也,而不知其甚多则冥之。”宋杨万里《蜡梅》诗:“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坼一枝。”(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或用为蜡烛的简称。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一:“蜡照半笼金翡翠,麝she熏微度绣芙蓉。”后简化作“蜡”。•音qū之“蜡”、音zhà之“蜡”以及音là之“蜡”为同形字。•腊,《说文·肉部》:“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从臘肉声。”音là,本义是祭名。段注曰:“腊本祭名,因呼腊月、腊日耳……腊在丑月,因谓丑月为腊月……郑注《月令》曰:‘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风俗通》亦曰:‘腊者,猎也。’按猎以祭,故其祀从肉。”明杨慎《升庵经说·礼记·蜡腊二祭不同》:“腊,取禽兽以祭,故字从猎省;蜡,享农功之毕,故字从蜡省。腊,于庙;蜡,于郊。”•汉字简化後,“臘”là字作“腊”,《說文·日部》:“(昔),乾肉也。从殘肉(謂也。象形),日晞之。與俎同意。株(腊),籒zhòu文从肉。”本義是乾肉。[[1]]二字也是同形字。•“蜡梅”今作“腊梅”,本当做“蜡梅”。盖发生了理据重构,蜡梅色似蜜蜡,故叫蜡梅。但蜡梅开在冬末,故又重构为“腊梅”。需要特别注意。•2、与(yù),参与。•3、“昔者……之上。”原注:“与(yù)于蜡宾,参加到蜡祭陪祭者的行列里边。蜡(zhà),国君年终祭祀叫蜡。宾,指陪祭者。”张永言谓当读为“宾事毕”。宾,傧也,孔子执傧相事。傧为导引宾客或以礼迎宾(的人)。按,王肃《孔子家语·礼运》:“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乃出游于观之上。”正作如此读。•4、游:闲游。注意与“游”之区别。•5、观(guàn),郑玄注:“观,阙也。”古代宫门或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又名阙。•6、喟然,感叹、叹息貌。宋王安石《许氏世谱》:“余读书未尝不喟然叹思之也。”•7、叹:《说文·口部》:“叹,吞叹也。从口,叹省声。一曰太息也。”本义是叹息。《说文·欠部》:“叹,吟也。从欠,省声。”本义是吟诵。段注:“古叹与叹义别。叹与喜乐为类,叹与怒哀为类。如《乐记》云:‘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二字本非异体,后用法渐趋一致,现为异体字。•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1、言偃,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2、君子,指孔子,尊称。“君子何叹”是宾语前置句,“何叹”即“叹何”。•3、大道,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准则。就是儒者理想的大公无私时代。行,实行。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成为主谓词组,用为时间分句。•4、三代,指夏商周。英,《说文·艹部》:“艹荣而不实者。”本义是花。《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毛传:“舜,木槿也;英,犹华也。”晋陶潜《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引申指德才超群的杰出人物。《文子·上礼》:“智过万人者谓之英。”这里指禹汤文武。•5、逮(dài),《说文·辵(chuò)部》:“唐逮,及也。从辵隶声。”本义是追上,赶上。“唐逮”为古语。《隶部》:“隶,及也。”声旁表义。《公羊传·成公二年》:“郄克眣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然后许之,逮于袁娄而与之盟。”何休注:“逮,及也,追及国佐于袁娄也。”“丘未之逮也”是宾语前置句。之,代词,指“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时代,在否定句中作“逮”的前置宾语,“丘未之逮”即“丘未逮之”。孔子对“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两种社会状态都持肯定态度,尽管后者不如前者理想。•6、有志焉,指有志于此。“焉”是兼词,于此。本段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与,本义依《说文》是党与,实际上当为“举起”,详见下“兴”字注。这里通“举”,推举。还能表示其它意义。比如举动、举止。《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曲与焉。”俞樾《群经平议·周语一》:“与,古通作举。少曲举焉,谓无委曲之举动也。”又,记录、登记。《韩非子·内储说下》:“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其姓名。”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与,当作举……为悉记録其姓名矣。”又高举、腾起。唐李商隐《重有感》诗:“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又,皆、全部。•2、讲,《说文·言部》:“和解也。从言冓声。”本义是和解。《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赵令楼缓以五城求讲于秦,而与之伐齐。”高诱注:“讲,和。”《史记·苏秦列传》:“已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司马贞索隐:“讲,和也,解也。秦与魏和也。”引申为讲说、商议、演习,又引申为讲求,注重。《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得后来,一样也做不成。”此处正用此义。讲信,讲求信用。•3、修,通“修”,见《论语·季氏》注。此处指调整,整勅。修睦,调整人际关系,使其和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1、亲其亲、子其子:第一个“亲”和“子”都用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亲”和“以……为子”的意思。第二个“亲”和“子”是普通名词。•2、终,人死。《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终。”《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送其终也。”李善注:“终谓终没也。”(为死者办理丧事)有所终,等于说有善终。所,代词。下面三个“所”字同。•3、有所用,等于说有使用之处。•4、有所长(zhǎng),等于说有使成长的各种条件、措施。•5、有所养,等于说有供养之措施。•6、《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为之孤,老而无子者为之独,老而无妻者为之矜,老而无夫者为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7、矜,《说文·矛部》:“矛柄也。”音qín。《史记·主父偃传》:“起穷巷,奋棘矜。”裴骃集解:“矜音勤。”司马贞索隐:“下音勤。矜,今戟柄。棘,戟也。”《方言》卷九:“矜谓之杖。”郭璞注:“矛戟矜,卽杖也。”后借表自夸、自恃等义。音转又借表“老而无妻者”义。《礼记·王制》:“老而无妻者谓之矜。”释文:“矜,本又作鳏,同。古顽反。”《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忧者闵稚,不侮寡矜。”又《集韵·山韵》:“矜,丈夫六十无妻曰矜。通作鳏鹒gēng。”“鳏”音guān,字从鱼,“鱼名”(鳡鱼)为其本义。《本草纲目·鳞部·鳡鱼》•8、分(fèn),职分,职务。《荀子·王霸》:“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后汉书·温序传》:“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9、归,《说文·止部》:“女嫁也。从止,从妇省。¤声。”本义是女子出嫁,《易·渐》:“女归,吉。”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指夫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货,《说文·贝部》:“财也。从贝化声。”本义指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书·洪范》:“一曰食,二曰货。”孔颖达疏:“货者,金玉布帛之总名。”《辽史·食货志》:“食莫大于谷,货莫大于钱。”后引申指货物,商品。《易·系辞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此处用本义。•2、弃,《说文·部》:“捐也。从廾推弃之。从。,逆子也。弃,古文弃。,籒文。与小略同,唯下无巛耳。”今按,篆文形作弃,为双手持弃倒子形。倒子非必逆子,乃非正常状态之子,即夭折的婴儿,以弃之,是常有的事。,箕属。所推粪之器也。“粪”(粪)字从之。•3、藏,《说文新附·艹部》:“匿也。”•大意是:财物,痛恨被扔在地上(都想收起来),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交公]力气,痛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都想使出来),不一定为了自己。[公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是故:惯用词组,由代词“是”和连词“故”组成,“是”起指代上文的作用,“故”在句子或语段间起连接作用。可翻译为“因此”。《论语·先进》:“其言不让,是故哂之。”•2、谋,《说文·言部》:“虑难曰谋。从言某声。”本义是谋虑、谋划。唐陈子昂《答制问事·明必得贤科》:“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此处指奸诈之心,干坏事的想法。•3、闭,金文作、,象门上有十字形的关键形。《说文·门部》:“阖门也,从门。才所以闭门也。”门中之“才”,乃是两道横关贯穿着一条直楗,闭本义为上门栓关门。这里是闭塞的意思。•4、兴,《说文·舁部》:“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甲骨文作躬供恭,象用两手或四手举盘之形。本义是抬起,举起。甲骨文“与”作筈筊形,象用两手举鼎之形。很多学者认为“与”的本义是举起,“举”为“与”加手形(隶变作)之分化字。《说文》所释并非本义。•5、盗,《说文·部》:“私利物也。从,,欲皿者。”本义是偷窃。窃,《说文·穴部》:“盗自中出曰窃。从穴,从米,圽廿皆声。廿,古文疾;圽,古文偰。”本义是偷盗。贼,《说文·戈部》:“败也。从戈则声。”本义是毁坏。引申指伤害。《玉篇·戈部》:“伤害人也。”这里指杀人害人。今天常用义是小偷。乱,指犯上作乱,造反。•6、作,《说文·人部》:“起也。从人从乍。”本义是兴起、发生。《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狂风大作。《论语·先进》:“舍瑟而作。”起身。上句“兴”与本句“作”义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