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年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国家统计局二〇〇五年九月目录第一章综述.............................................2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原则..................................................................2第二节基本核算方法......................................................................4第三节方案的特点..........................................................................6第四节产业部门分类....................................................................10第二章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12第一节农林牧渔业........................................................................12第二节工业.....................................................................................17第三节建筑业................................................................................26第四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35第五节批发和零售业....................................................................52第六节住宿和餐饮业....................................................................59第七节金融业................................................................................64第八节房地产业............................................................................75第九节其他服务业........................................................................86第十节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101第三章支出法GDP核算.................................118第一节居民消费支出..................................................................118第二节政府消费支出..................................................................128第三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30第四节存货增加..........................................................................132第五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371第一章综述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我国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调查,普查范围涵盖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包括被普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情况、财务状况等,行业分类按照我国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基本上划分至行业小类,资料丰富翔实。为了充分利用普查资料,完善我国GDP核算,在现有的《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手册》的基础上,参照联合国1993年SNA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紧密结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规定,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是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的规范性文本,其目的是提高普查年度GDP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之比较全面地反映经济普查年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增强地区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普查年度GDP数据的协调性和可比性;提高普查年度GDP核算的透明度,便于GDP数据的用户理解、监督和正确地使用GDP数据;为GDP历史数据的调整和今后常规年度的GDP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原则一、基本概念(一)GDP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昀终成果。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二)常住单位常住单位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领土上,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但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2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是指其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对地区GDP核算而言,按常住单位确定的统计范围与我国目前专业统计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按注册地或法人在地确定的统计范围有所不同。常住单位的统计范围一般是生产活动发生在哪里,就统计在哪里。而按注册地或法人在地确定的统计范围,可能会出现与生产活动发生地分离的现象。因此,在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地区GDP时,应对法人单位与所属产业活动单位不在同一地区的生产活动进行调整,以免重复或遗漏。即每一个地区都要扣除本地法人单位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生产活动,加上外地法人单位在本地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生产活动。(三)生产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组织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新的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也不包括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原始森林里树木的自然生长和海洋里鱼类的自然生长等。二、基本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用来确定各种交易在什么时间记录,从而使交易价值正确地计算在GDP中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经济价值在被创造、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时记录交易。例如,总产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时候记录,中间投入在进入生产过程的时候记录。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交易,包括同一机构部门内部的交易。(二)估价原则在GDP核算中,各种交易的估价一般按照市场价格估价。在没有市场价格3时,比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或类似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估价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估价。估价使用的价格有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指生产者销售一单位产出向购买者收取的价值,包括应交增值税,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发生的运输费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指购买者在既定的时间地点购买一单位产出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运输费和商业费用。一般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本形成和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第二节基本核算方法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GDP。(一)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二)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二、收入法4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昀终成果的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一)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也有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业主的劳动者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都视为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只包括雇员报酬。考虑农户的特点,把劳动者报酬和经营利润全部作为劳动者报酬。(二)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中列支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等。生产补贴是政府为了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水平和产品价格水平,对生产单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作为负生产税处理。(三)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种类型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则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来计算,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5因此,除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外,暂时只采用上述方法计算。(四)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三、支出法支出法GDP是从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昀终成果的方法。昀终使用包括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GDP=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一)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二)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

1 / 1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