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开启-新时期会计继续教育的模式选择ahref=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年10月22日-24日新时期会计继续教育的模式选择1杨淑娥(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摘要】会计继续教育是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满足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下产生、并在教育主体驱动力的作用下发展的。我国会计继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起步晚,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内外驱动力强劲,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运行总体是良好的,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引导。本文探讨了会计继续教育的几种重要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模式、管理体制模式、办学主体模式、教学选择模式、师资选择模式等。其中重点探讨并有所创新地提出了培养目标模式、教学选择模式和师资选择模式。指出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模式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教学选择模式中以“学科中心”模式、“能力中心”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MES(就业技能模块法)教学模式等较为流行,并主张以“能力中心模式”和“协同式模式”为主。在MPAcc教育中也可借鉴这两种模式。能够将这种形式活泼、主题明确、能借鉴实践经验的启发式教学引入,无疑是对学院式教育的一种很好补充。【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特殊性;模式选择“能力中心”模式“协同式”模式会计继续教育是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下产生并在教育主体驱动力的作用下发展的。本文根据对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现状及特殊性的分析,提出关于会计继续教育模式选择的浅见。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发展动因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一个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能够满足某种基本的需求。”从各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继续教育正是在基于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满足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下产生的。当会计继续教育产生后,是什么力量推动其不断发展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呢?我们认为,会计继续教育实践是在其不同主体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由于各国参与会计继续教育实践的主体不同,同时各主体推动会计继续教育发展的驱动力量也颇有差异,从而演绎出目前世界各国不同的会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和格局。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科技和信息每天都以几何倍率加速翻覆,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竞争从国内发展到国际、从地区到全球。处在这种骤变的时代,无论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载体都发生着巨变,承受着来自外部的多冲压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故而生发出自身强劲的内驱动力。这些内外驱动力共同构成了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推动力。作为会计继续教育的受教育主体,会计人员在这种内外驱动合力的作用下投入会计继续教育活动当中。首先,由于内驱动力的推动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参与会计继续教育。所谓内驱动力,是指会计人员对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追求。依据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人类一切活动的动机均出于个人的自我需要。人的自我需要是多层次的,它包括自我生存(生理)需要、自我安全需要、爱与从属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昀高层次1本文系由本人主持完成的财政部《面向21世纪会计继续教育研究》课题的后续成果之一235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年10月22日-24日的需要。就会计人员来讲,在其工作过程中,必然也会产生这一需要。然而,会计人员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以及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会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距。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会计继续教育正是促进会计人员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解决会计人员的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社会要求三者之间的矛盾,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通过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可以及时地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从而为胜任工作、提升晋职等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获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实现了其自身价值。其次,会计人员在外驱动力的支配下必须参与会计继续教育。其一,顺应新经济的发展浪潮,会计人员必须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21世纪被认为是一个新经济的时代,它对会计实践和会计人员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经济”首先是一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的重大差别在于:工业经济的主题是物质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是“人”,是让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是让人获得全面发展。表现在会计实践方面就是出现了由制度依赖到独立自主职业判断的转变,而会计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新经济”还是一种网络经济,而且是与信息革命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经济。在网络经济下,借助于Internet、Intranet这一载体,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传递的方式、方法将发生根本性的革命,这便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其二,各国的会计职业管理机构都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做出强制要求,如各国都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接受会计继续教育的时间等。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会计人员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物质上的损失、晋升上的不顺甚至陷入失业的困境。这种强有力的制度约束迫使会计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其三,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会计人员不得不接受继续教育。当今社会,会计职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一方面,会计人员(特别是职业会计师)必须和来自于其他职业领域的人员来竞争许多新兴业务,如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由于受知识结构、执业习惯等的限制,会计人员在竞争中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各国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对于每一位会计人员来讲,要想在流动中不断升值,而不是被淘汰,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二、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特殊性根据上述会计继续教育主体的驱动原理,进一步分析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其主要有如下的特殊性。这里既有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也有着发展的契机和潜力。1.从国民素质看,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小距离。据计,1995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1亿人,平均每万人口中的高等在校生人数为45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为4人,成人高校在校生为21人),比1980年的17人增长了165%。即便如此,与西方各主要国家还有很大差距。2.从我国会计继续教育起步看,远远晚于各发达国家,终身教育任重道远我国国民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与英国教育部的文件晚了近70年,与法国关于国民终身教育的提出晚了30多年,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局局长的终身教育的提法相距20多年。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但在时间上晚,且在管理体制、培训计划、教学实施等方面均财政这很大差距。3.从与国际会计接轨,进行知识更新看,我国会计知识更新“过速”,会计继续教育存在“急功近利”1992年的会计改革仅仅打响了会计改革的第一炮,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在“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下寻求会计国家化和会计国际化的统一,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都给会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会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契机:如何贯彻新修订的《会计法》,如何理解和贯彻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如何实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统一,如何执行新的企业会236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年10月22日-24日计制度,等。实践中源源不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个个向会计教育工作者和在岗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使我们在会计继续教育中没有停歇的理由和余地。会计人员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尽快“充电”,以继续教育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用新思想、新观念解决问题。由于我国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约束不力,国民对终身教育的思想树立的还不十分牢固,在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中就难免出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应付过关的现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驱力如果出现急功近利,仅仅为取得职称资格,这虽然无可厚非,但由于轻素质教育,重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未真正转变,在会计继续教育中出现一些人“混学历”,搞“假文凭”的现象:考试找人顶替,做论文有“枪手”等陋习,对会计继续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当然,这种风气不是单凭通过会计继续教育所能解决的,它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在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在整个继续教育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主动教育的方针,才能使会计继续教育从当前的“应急对策”状态转变到长远培养目标上来。4.会计地位的提高和人才流动的“解冻”,追逐者和换岗者趋之若骛,这种竞争的态势迫使会计人员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多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变更将会达到6~7次之多。美国近5年中,由7000多岗位消失了,但又增加了8000多个岗位,这些岗位都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产生着同样的变化,社会成员正在由“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普遍开展。我国在允许人才流动以后,由于受上述经济利益的直接驱使,大批的后备力量和劳动力迁移大军涌入“会计人”队伍,这些新加入者,要么在加入前自先培训,以便取得“资格”进入;有些则在上岗后培训,边“上”边培训,成为会计继续教育中因“内驱动力”使然而主动进行会计继续教育补课的一族。由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潜力很大,对象宽泛,施教的层次性和难度加大。因而在教育目标、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主体和师资的选择、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都要分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分别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选择适宜的模式。三、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模式选择会计继续教育对象的宽泛性决定了会计继续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应该说,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是会计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及具体实施形式的集合。具体应包括培养目标模式、管理体制模式、教育主体模式和师资选择模式等。在这些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模式中,培养目标模式是根本、是基础,管理体制模式是核心,是会计继续教育能否搞好的关键,其他类别划分的模式则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会计继续教育中若干重要问题,从而全方位地勾勒出会计继续教育的行动框图。综上可见,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是以培养目标模式为基点,以管理体制模式为核心,形成教育主体模式和教学选择模式为两翼,教师选择模式为辅助的综合模式体系。具体可图示如下:237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年10月22日-24日培养目标模式管理体制模式教师选择模式教育主体模式教学选择模式由于篇幅原因,以下暂不全面展开,本文仅主要对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模式、教学选择模式,以及教师选择模式作如下研究。(一)培养目标模式培养目标模式是会计继续教育各项模式的核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我们认为,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模式应该定位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上。以素质教育作为会计继续教育目标模式的质量特征,既涵盖了近期目标所要解决的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问题,也可将对会计人员的相关管理知识、综合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的高层次境界;以终身教育作为会计继续教育目标模式的时间特征,则体现了会计继续教育的长期性、持久性以及顺应知识不断更迭的自适应性,是会计继续教育近期、远期均可适用的培养目标。所以,会计继续教育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二)教学选择模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问题,尽管在继续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但参照西方在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是可以“移花接木”的。在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涌现出的教学模式,有人归纳出不下20余种1。其中,如“学科中心”模式、“能力中心”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MES(就业技能模块法)教学模式等较为流行。以下结合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探讨一下在我国会计继续教育中适用的几种教学模式。1、“学科中心”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师徒传授方式演变而来,其推动是采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以行业学科体系为本位。以“课”为教学单元,以时间为衡量进度的基准,以期大面积、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全面的科技知识。它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记忆性知识而内容又比较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