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考点练习(原卷+答案)2022-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考点必练《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不会只把文字聚焦在个人的喜怒哀乐之上,而是密切关注着社会现实,记录着劳苦民众的酸甜苦辣。《石壕吏》中,lǎoyù那满是凄苦的阵词,深夜那低微断续的幽咽..,让人深切感受到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卖炭翁》中,liǎngbìn灰白、衣着单薄却还希望天更寒冷的老翁被拿着敕令..的宫使公然掠夺,让我们看到了宫市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lǎoyù()liǎngbìn()幽咽..敕令..(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高耸的样子)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C.卖炭得钱何所营.(经营)晓.驾炭车辗冰辙(天亮)D.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4.下列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律诗、绝句两大类。B.在诗歌发展史上,人们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C.律诗由四联组成,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D.近体诗除首尾二联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以诗论史,被誉为“诗史”。B.《石壕吏》构思巧妙,藏问于答。明写老妇,暗写差吏。诗人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诗人遭遇了大风破屋。面对这场风雨,诗人的情感只是焦急和无助。D.《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有较强的叙事性和较为精彩的描写。6.古文默写(皆为历届中考原题)。(5分)2(1!妇啼一何苦!(《石壕吏》)(2)夜久语声绝,。(《石壕吏》)(3)《石壕吏》中表现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诗句是:,。(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5)公然抱茅入竹去,,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的诗句是:,!(8)“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9)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10)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面庞、十指,表现其生活艰辛的句子是:,。(11)《卖炭翁》中,诗人用“,”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对其倾注了无限同情。二、诗歌赏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句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离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出演提供了典型环境。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罪恶。C.这是首叙事诗,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D.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饱受欺凌的老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诗塑造的主要人物。2.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2分)3.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2分)4.从全诗主旨角度赏析“有吏夜捉人”的“捉”字(2分)3(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开头五句写狂风呼啸吹走屋顶的茅草,表现出诗人的痛惜之情。“风怒号”以比拟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B.诗人面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跑进竹林的行为没有加以制止,而是拄杖归来,独自叹息,表现了诗人对孩童的宽容和对屋破难修的穷困现实的无奈。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雨前景象,给人以压抑之感,渲染凄苦的氛围,为写屋漏、床湿、通宵不眠做铺垫。D.这首歌行体的古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诗中不仅写了诗人贫困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2.阅读诗歌,完成下面表格。(2分)场景狂风袭屋、茅草翻飞群童抱茅、依仗叹息①广厦千万、不动如山情感痛惜、焦急②愁苦、忧思坚定、悲壮3.杜诗有着“沉郁顿挫”的风格,更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请简单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4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2.读完这首诗后,喜爱绘画的秦放同学想给卖炭翁画一幅画像,你认为作画时,他应该突出卖炭翁的哪个细节?请说明理由。(2分)3.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卖炭翁看到宫使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时的心情。(3分)三、素养提升(一)[中考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注】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2分)2.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请尝试分析。(3分)5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考点必练(答案)《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不会只把文字聚焦在个人的喜怒哀乐之上,而是密切关注着社会现实,记录着劳苦民众的酸甜苦辣。《石壕吏》中,lǎoyù那满是凄苦的阵词,深夜那低微断续的幽咽..,让人深切感受到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卖炭翁》中,liǎngbìn灰白、衣着单薄却还希望天更寒冷的老翁被拿着敕令..的宫使公然掠夺,让我们看到了宫市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lǎoyù(老妪)liǎngbìn(两鬓)幽咽..yōuyè敕令..chìlìng(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阵改为陈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2分)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高耸的样子)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C.卖炭得钱何所营.(经营)晓.驾炭车辗冰辙(天亮)D.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答案】C【解析】营:谋求。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2分)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答案】D【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是: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4.下列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律诗、绝句两大类。B.在诗歌发展史上,人们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C.律诗由四联组成,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D.近体诗除首尾二联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答案】B【解析】唐代讲究格律的诗被称为“近体诗”。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以诗论史,被誉为“诗史”。B.《石壕吏》构思巧妙,藏问于答。明写老妇,暗写差吏。诗人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6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诗人遭遇了大风破屋。面对这场风雨,诗人的情感只是焦急和无助。D.《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有较强的叙事性和较为精彩的描写。【答案】C【解析】诗人的情感不只是焦急无助,还有愁苦、担忧、祈盼等。6.古文默写(皆为历届中考原题)。(5分)(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石壕吏》)(3)《石壕吏》中表现战争使人民生活贫困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9)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10)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面庞、十指,表现其生活艰辛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1)《卖炭翁》中,诗人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对其倾注了无限同情。二、诗歌赏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