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样例优选(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样例优选(通用4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样例优选(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第一篇】一转眼,又迎来了一年中热烈的盛夏,随着期末学业考试的到来,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划上句号,回顾本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贯彻教育方针,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经常阅读学习新课标和教学专业知识,体会其中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转变教学观念。二、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营造师生平等、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氛围。认真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4、历史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历史书籍。三、关心、了解、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本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师生沟通,开展赏识教育。及时反馈信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积极引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不断进步。四、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影碟机等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提高学生兴趣。五、积极开展活动课教学,通过活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了学唱和欣赏历史歌曲,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小论文写作、改革开放后家乡的新变化调查活动、寻访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观看历史题材影片等历史外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六、扎实认真抓紧、抓好历史常规教学工作。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课课有教案。平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结合实际写好教案。尽力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课后,及时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总之,这个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教学有收获,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教学质量还不太理想,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今后,应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第二篇】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初二历史备课组三位教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全组教师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一学期来,我们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初二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教学的社会活动,勤勤恳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二、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全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开学初集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据本届初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补缺补差工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教学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加强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克服教学过程的无序性、盲目性。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讲清教材的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三、按时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每周星期二上午按时开展备课组活动,各位教师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备课方案,做到定点定时定内容,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戒形式主义,克服更多的走过场。期中考试后,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在课后,集体交流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促进了教学的提高。四、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历史课堂。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老师们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每位教师都充分利用学校方便的计算机资源,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以充分利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优点,注意弥补不足,争取今后的历史教学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第三篇】摘要:中国的识字教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中就有体现科学汉字观的六书分析法以及主观性较强的俗形义分析法。本文主要从字理的角度探讨汉字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了两种不同方法在当前教学中的应用条件。关键词:识字教学;字理;俗字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汉字在汉语中的地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汉字具有一个形体,代表一个音节,也往往代表一个词。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不仅是书写单位,也是语义单位。所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一向重视对“字”的分析,强调“字”的学习,认为识字是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基础,体现了“字本位”的理念。识字教学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其内容是教学生识别、书写并运用汉字,而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对汉字的科学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传统识字教学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吸收我国有悠久的识字教学历史,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了识字教学,《周礼》讲:“天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学习的内容是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其中“六书”是“小学”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学习内容。这里“六书”的内涵并不是六种造字法或结构类型,应该属于古代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教育学科,具体内容涉及汉字的形体来源、功能分析、类聚关系、用字法则等,是构成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体系[1]。识字教学自周朝开始成为官方认定的基础教育学习内容之一,系列的教材便应运而生。早已失传的《史籀篇》是最早的蒙童识字教材;秦代“书同文”在大规模整理文字的同时也注重字书的编写,先后编有《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汉代以后《急就篇》成为了最流行的识字教材;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更是影响广泛,流传至今。这些识字教材内容多涉及社会生活常识及道德规范养成,兼具教育和教化的作用,形式上采用韵语,教学手段强调诵读。代代相承的识字教材为识字教学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在识字量和字种的选择方面确立了科学、适当的标准,“秦三仓”共收3300字,《急就篇》收字20xx个,“三百千”收字共计2708个,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收字20xx个,可见古代识字教学的识字量基本维持在20xx~4000之间。陈黎明等对“三百千”用字的流向进行了考察,从2708字次中统计出1474个字种,发现这些字出现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的有1235个,也就是说“三百千”中83.79%的字到了现代汉语中仍然是常用字[2]。这些古今通用的常用字是汉语的核心用字,这说明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这些社会基本用字。其次,传统的识字教学在“集中识字”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1)归类法,按照部首归类、按照声旁归类、按照同义归类等;(2)六书析字法,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来进行识字教学;(3)俗形义分析法,不考虑造字动机,仅根据汉字字形和个人理解来解释形义关系。二、当前识字教学的传承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教学思想下涌现出了众多的教学流派和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传统及现代的教学手段交汇呈现于识字课堂。本文主要讨论有历史传承的理据教学法。1.利用传统汉字结构理论进行理据教学自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六书”便成为分析汉字结构的主流理论依据,被历代学者普遍认为是科学的分析方法。“六书”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不应仅限于汉字的学术层面,在识字教学中也应充分加以利用。解释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形—义”、“形—音”联系,可以有效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1)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理据教学识字教学一般先教独体字,然后教合体字,根据汉字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现行汉字中的独体字主要来自于古象形字和指事字,这类字中的大部分,如“牛、羊、马、日、月”等变成了记号字,对于这类字我们可以采用“溯源”的方法。“溯源”就是追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的形体源头,借助古文字字形,化抽象符号为联想性的象形符号来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便于学生从汉字字形中直接获取汉字的字义。认知实验证明,利用图像、联想的方法记忆汉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些汉字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如:“马”。会意字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各构件进行分解,了解各构件的基本含义,然后将其组合,从整体上理解该字的意思。对于“以形会意”的字我们依然可以借助古文字形体进行阐释,如:{家},甲骨文字形上面的“宀”像屋的侧面形,读作“mián”,表示房屋,下面是“豕”,即猪。现代汉字变得符号化以后,很多形近字难以区分,比如“即”和“既”是音近形近字,我们可以借助古文字形体通过同形构件分析进行对比讲解。{即}{既}都有相同的构件,表示食器,面对食器表示将要吃饭,扭头背对食器表示吃完饭。从字形上未然的“即”和已然的“既”一目了然。(2)形声字的理据教学形声字从结构方面来讲是声符和意符的二元组合,因而更能体现出汉字形、音、义结合体的特征。形声字的理据主要体现在声符的表音度和意符的表义度上。声符系统历来缺乏整理,有开放性的特点,导致了系统的庞大及表音状况的复杂。在《说文解字》中许慎一方面从结构上分析某些形声字的声符,另一方面又利用同一声符的形声字来注明读音,如“跛……从足皮声……读若彼”(《说文解字》二下),说明在许慎的时代,声符系统的读音已经产生分歧。现代形声字与其声符字的声、韵、调可分析出八种关系,根据李燕、康加深研究,7000通用字范围内的形声结构中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占37.51%,仅调不同的占18.17%,可见有一半以上的声符是可以准确或者基本准确的表音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声符的这一特点来认读汉字[3]。而且根据历史经验,同声符字(如:峰/逢/锋/蜂)保留了大量的语音信息,提供了字水平的语音线索,有时比声旁字更能提供读音示范。形声字的意符表示模糊的意义范围或者说义类,一般来源于独体的表意字。如:{贝},像一种甲壳动物的外形,因为其外壳美观、难得,被古人认为是珍贵的物品,后来用作原始货币。用“贝”作意符的字都与钱财或财富有关,如财、账、贵、货等。{阜},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阜”作意符的字一般都与地势或升降有关,如阶、降、陷等;{邑},表示人所居住的封国,用“邑”作意符的字多与邦国、城市或区域有关,如郊、都、郭等,虽然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阜}{邑}偏旁混同为“阝”,但是居于字左和字右的“阝”仍表示不同的义类。可以看出,意符相同的字大都和同一事物有关,反映了这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施正宇对3500常用字中的形声字进行考察,发现意符有效表义度共为83%(含直接表义和间接表义),意符不表义的仅占17%,可见现代常用汉字形声字的意符绝大多数对字义有提示作用[4]。我们将构字数最多的20个意符(氵艹口扌木钅亻虫讠土月纟忄女竹足石王疒辶)和个体表义度进行交叉考察,发现构字能力强的意符表义度也相对比较高。形声字在现行汉字中的比例高达80%,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其音、义理据,通过讲解声符、意符与形声字音、义之间的关系来提高识记形声字的效率将会事半功倍。在几千年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