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6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掌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历史。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贡献。【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与发展过程。另外一个难点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生命力。让学生了解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保持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时间】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了现实社会制度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经过了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乌托帮》。书中莫尔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画卷。这里以公有制为基础,不允许不劳而获而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人人从事劳动、按需分配产品。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下了著名的《太阳城》,他也控诉了私有制的罪恶,认为贫穷和财富是一切丑行的祸根,他设计了一种制度,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没有私有财产。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预定这一制度必然灭亡,他们为未来社会设计了蓝图,提出废除国家的思想,认为私有制使人变成了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主张建立合作公社,所有财产均属公有,没有阶级、剥削和城乡差别。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萌芽。但是,他们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他们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按照他们的构想的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1847年6月,马、恩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发表了著名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864年9月,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在18个国家建立了党的支部,拥有会员40万人,1871年3月,在第一国际指导下,法国巴黎工人发起武装起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它只存在72天,但开始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组织下,第二国际法国巴黎成立,在22个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理想逐渐深入人心。1917年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人类由资本主-1--2-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1919年,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在全世界30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而当时独立国家只有50多个。20世纪40年代,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的帮助,东欧一批国家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此后,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已有200多个,党员达到9000多万。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和新时代的开始,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产生了与资本主义抗衡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标志着时代奔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在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有10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缩小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盘,形成了数量众多、力量强大的第三世界,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的落后面貌。以苏联为例,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82%,工业产量占世界的2.7%。但经过三个五年计划15年时间,就走完了美国用50年,英国用100年走过的历程。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2位,80年代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一流强国。1985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占世界总额的1/3,人均收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抗衡战争的主要力量,有效地遏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迫使国际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些改良,使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有所缓解并获得新的发展生机,从而从总体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社会主义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落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就消灭不了法西斯势力,摧毁不了殖民统治的锁链;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遏制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称霸世界的野心。一句话,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充满光明的世界的今天。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其内在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还难以充分显示出来。资本主义制度从形成到确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剥削和掠夺中,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运行经验。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仅仅只有80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也不过四五十年,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还来不及发育健全,还处在幼童阶段,难以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必然出现各种失误和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原来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善落后面貌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普遍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又是充满风险的阶段,不可避免地遇到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它既要百倍努力大力发展生产力,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增加同资本主义抗衡的力量,又要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中防止颠覆和推翻,其挑战和难度十分巨大。同时,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遵循。因此,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探索和试验的过程,完全不犯错误、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要遇到剥削阶级的全力反-3--5-抗。就资本主义而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复辟与反复辟150多年的斗争,才使资本主义政权稳定下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经过了三次重大反复,用了86年时间才稳定政权、巩固局面。而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制度的社会,必然引起一切剥削阶级的仇视和反抗。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时间短暂,基础薄弱,在两种制度共存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曲折是难以避免的。同时,社会主义制度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多方面的工作,这和其他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特别在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起点低、发展时间短、外部竞争大和探索失误多的情况下,如果忽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宣传,就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和稳定,使社会主义遭受不应有的挫折。总之,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如何看待苏东演变,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问题,这是当前人们普遍的深层次思想问题,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原因。首先,长期固守扭曲和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十月革命后,苏联逐步建立起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和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一是实行求公求纯的所有制形式,对全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加速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限制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反对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经济交流,过早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严重脱离了苏联国情。二是实行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用指令性计划来调控经济,调配资源,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和发展生产。三是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和粗放型发展战略,市场商品的短缺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把这种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窒息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生活提高不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造成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其次,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出现重大问题,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苏东演变是从党演变开始的。苏共在党建上创造过许多经验,取得过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倾向性问题。一是教条主义盛行,不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而是对马列主义断章取义、照搬照套。二是个人专权盛行,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内民主遭到践踏,监督机制名存实亡。三是特权腐败盛行,干部人事制度搞终身制,生活上实行特供制,助长任人唯亲和裙带之风,丧失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第三,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全线崩溃。苏共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搞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多无化”,使改革出现偏向和失控局面。首先在政治上搞民主化和自由主义,引进西方政治模式,造成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泛滥,还对持不同政见者采取同情、支持和和纵容的态度,导致迅速向西方多党制演变。其次在意识形态领域搞多元化,背离马克思主义,引起思想混乱。再次,在历史领域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人民群众难辩真相,失望后离党而去,为反对党夺权铺平了道路。应当指出,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是社会主义一种特定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模式是苏联处在资本主义重重包围之中的形势下,经过自己探索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应当承认,它在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其形成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积极的一面,而这种模式适应了当年苏联的特殊环境,在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以及打败希特勒-6--7-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在世界赢得了声望。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也由于对马列主义作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和主观片面性,加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验不足,这一模式在建立之时就存在着严重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形成的体制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而且越来越僵化,在整体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失败,而是一种特定模式的失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大跃进”、“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同样我们要认真总结和记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众多经验教训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分体现出来,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就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在政治制度方面,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方面,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就是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具体体制和进行机制。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无疑需要与时俱进,除旧布新,而社会主义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当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需要正确驾驭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具体体制来兴利除弊,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光明的前途,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