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宗教学导论课件1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宗教学导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转折自由神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问题比如,很多自由神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支持战争自由神学已经无力反思和纠正现代社会的问题对自由神学的批判与纠正: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卡尔·巴特二十世纪神学是建立在对自由神学的批判之上的上帝之死最早提出“上帝死了”的,是黑格尔(1802《信仰与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行为都是允许的”(伊凡·卡拉马佐夫)尼采借疯子之口,宣布上帝之死“上帝之死”神学如何理解“上帝死了”?尼采笔下的疯子《快乐的科学》第125章你们是否听说过那个疯子,他大白天点着灯笼,跑到市上不停地喊叫“我寻找上帝!我寻找上帝!”---由于那里刚好聚集着许多不信上帝的人,所以他引起了一阵哄然嘲笑。“怎么搞的!他失魂了吗?”其中一个说道。“他是不是像小孩子一样走错了路?”另一个说。“还是他迷失了自己?他害怕我们吧?他在梦游吗?”人们议论纷纷,哄然大笑。这个疯子突然闯入人群之中,并张大双眼瞪着大家。“上帝到哪里去了?”他大声喊叫,“我要对你们说出真相!我们把它杀死了---你们和我!我们都是凶手!”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俄国现代哲学和神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家。现代俄罗斯哲学,完全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主要著作:《白痴》、《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魔》、《死屋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小说的形式思考哲学和神学问题最后一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生哲学与神学思考的总结《卡拉马佐夫兄弟》情节和人物简介围绕老头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与他的三个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以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之间的纠葛展开,核心环节是费多尔的被杀父亲费多尔荒淫、放荡、吝啬、自私长子德米特里有很多恶习,憎恨父亲次子伊凡喜欢思考,是个无神论者三子阿辽沙当过修士,是个虔诚的教徒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是老头与疯女人所生,患有癫痫症《宗教大法官》短短几十页的篇幅,却有无数的研究著作人们把《宗教大法官》当成一个谜,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宗教大法官》是否与情节毫无关联,是单独的《宗教大法官》里表达的,是不是作者自己的想法《宗教大法官》在全书中的位置发生在德米特里与父亲发生了冲突的第二天,费多尔被杀的前一天德米特里约伊凡在酒馆谈话,伊凡得知后,到酒馆来找德米特里德米特里没有出现,伊凡和阿辽沙在酒馆里长谈宗教大法官的故事,是伊凡谈起来的他所写的一篇诗剧关于上帝的谈话伊凡说:“一个老罪人在上个世纪说,如果没有上帝,那么就应该把他造出来”“老罪人”指伏尔泰这样一种理解上帝的态度,与康德关于宗教的观念一脉相承《宗教大法官》之前的话题伊凡曾说他不信上帝,阿辽沙问他是否是真的伊凡说,他可以信上帝,但是无法接受上帝创造的世界,其中充满了罪恶(人性中固有的恶)贯穿基督教的一贯问题:人间之恶从哪里来伊凡的问题是,如何可能战胜残忍的作恶男孩与狗的故事。母亲能原谅凶手吗?阿辽沙说,这样的罪恶,只有基督能够原谅和战胜。由此引出关于基督的《宗教大法官》基督重临假托十六世纪,但其中所表达的,都是十九世纪的观念十六世纪的时候,基督再次来到了人间不是末日重临,他只是想看看受苦受难的人们人们认出了他,向他欢呼,请他行神迹但担任宗教大法官的红衣主教却把他监禁了起来自由与人性基督“要使你们成为自由的”,是要避免一切痛苦但大法官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要选择一条痛苦最小的道路他承认基督带来的真理,但认为这与人性有差距,因此不可能实现于是,他转而通过压制自由、满足人性,实现人的幸福。魔鬼的诱惑与人类命运376-377页魔鬼三次诱惑基督《马太福音》,4:3-11石头变成食物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试探上帝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万国之王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退去吧(“撒但”就是“抵挡”的意思,乃魔鬼的别名。);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大法官指出,这三点恰恰成为人类命运的预言。第一个诱惑基督许诺给人们自由,而不是食物但人们更需要食物科学技术正在把石头变成食物人们为了追逐这些食物,抛弃了生命的意义和灵魂的自由进一步的追问从基督教对灵魂自由的追求,到对食物的追求,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现代社会所保障的自由,并不是灵魂的自由,而恰恰是追求欲望的自由读381页第二个诱惑人性中的软弱,使人必然屈服于奇迹、神秘、权威在第二个诱惑中,耶稣拒绝了这些,不肯考验上帝要考验上帝,必然摔得粉身碎骨大法官并没有认为可以考验上帝,但对于意志薄弱的人,必须用奇迹来欺骗理性宗教与奇迹康德思想中已经有的矛盾为了任何目的做好事都是不道德的;但又必须假设一种宗教目的基督教是最理性的宗教,但宗教怎么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理性人没有能力承担纯粹的道德,欺骗就成为必要的手段自由与平等基督许诺,只能给少数人拯救但人人平等又是基督教的一个基本前提既承认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又认为只有少数人得到拯救,是矛盾的洛克宗教宽容观的内在逻辑第三个诱惑人类渴望着结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这个“世界帝国”的思想,本来就来自基督教但要实现这个理想,却必须通过政权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念第二次堕落拒绝魔鬼的诱惑,在人间只能带来不安和骚乱魔鬼的诱惑,包含了世界历史的秘密,满足了人性的需要教会决定,接受魔鬼的三个诱惑,把信仰建立在奇迹、神秘、权威之上这是人类的第二次堕落,而且是有意的堕落在大法官看来,现代社会的历史,就是第二次堕落的历史如何理解魔鬼魔鬼的许诺与基督的拯救之间的关联大法官从来没有否定基督的做法,但认为这不符合人性要从人性出发,就必须遵循魔鬼的建议在没有上帝、但又强调自由的时代,魔鬼之道是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弥尔顿《失乐园》中的魔鬼形像;撒旦诗派:拜伦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通过杀人寻求人生的意义宗教大法官的意义389,阿辽沙:“你的诗是对耶稣的赞美,而并不是咒骂”宗教大法官虽然反对基督的具体说法,却以拯救人类为己任,愿意承担人类的罪,并不是腐化堕落者宗教大法官,是最虔诚的渎神者回到《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上帝,不是外在的上帝,而是人内心的上帝神性,是人性的充分实现但人性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基督这样的“神人”--东正教中的概念在这样的语境下,伊凡的《宗教大法官》的故事,有怎样的含义伊凡噩梦的起因小说接近结尾处《伊凡的噩梦》与《宗教大法官》相互呼应在审判德米特里前一天夜里,伊凡得知,斯麦尔佳科夫才是杀害父亲的真凶而且,他痛苦的意识到,当斯麦尔佳科夫暗示这一点时,自己曾经默许过这一点让伊凡的良心无法承受伊凡的噩梦伊凡回到家里,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魔鬼。魔鬼和伊凡的谈话,呼应着宗教大法官的种种说法从那天开始,伊凡发了疯伊凡在法庭上承认自己和斯麦尔佳科夫才是凶手,但无人相信伊凡虽然是个无神论者,却不能真正做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承受着良心的重负《宗教大法官》对现代性的批判《宗教大法官》一段的真正意义,首先在于,揭示基督教与现代欧洲的内在矛盾号称以耶稣为名的事业,常常必须借助魔鬼的建议完成而基督教的复杂性在于,上帝与魔鬼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自由神学无法防范这当中的问题,反而参与到其中,造成了人类的灾难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来的现代神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再把上帝当成外在的存在,而是从内心理解道成肉身这个“神人”事件,以此完成人性的充分实现随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的努力,卡尔·巴特的现代神学应运而生。《罗马书释义》和《教会教义学》成为革命性的神学文献现代神学并不否认现代科学、理性、自由,但拒绝神学向这些观念的投降,坚持耶稣道成肉身的唯一性,和“位格生成”的绝对意义,在更根本的意义上,继续了新教以来的内在转化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111doc.com 三一刀客.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